《蔡康永的情商课》读书笔记

从来不觉得自己的情商有多高,儿子应该也是遗传了我的基因。情商不太高,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是我们也可以努力去提高不是?

蔡康永的这本书,当时是在喜马拉雅听书的时候听到,觉得不错后来又买了纸质版的。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看这一类型的书,不过是想借别人的口来提醒自己。道理都一样,只是不容易觉察,或者不提醒就会忘记。

今天我们就一起分享下书里的一些内容。

关于自我

别人把他们也相信的事,不断地告诉我们,我们听从了,很少鼓起勇气面对,那真的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

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多问问自己,以至于不会在别人的期待下迷失了自己。

如果我们开始学着面对我们的感觉,进而能够恰当地拿捏我们的感觉,我们的内心一定会开始一步接一步地改变。

还是那句话,直面自己,臣服于当下,而后有自由。

所有努力要越过越明智的人,每个都是一路自问自答而成长的。

别人不是你,只有你自己能够经常思考,经常觉察自我,而后不断改变,才能越过越明智。逃避没有用,只能让你越活越浑浑噩噩。

关于情绪

认识自己的情绪,进而认识当下的自己,然后就能认识长久以来的自己。安顿好自己的情绪,安顿好当下的自己,然后才能安顿好自己的人生。
表达情绪不是在展示权利。

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具体感受说出来,但是不是要通过情绪的发泄来让别人听你的。

不要追求对人都无差别的热情没有亲疏之别,怎么对得起你生命中那些重要的人。

祈求再也没有负面情绪的人,如同祈求从此人的口中只能尝到甜味,不管吃辣锅水饺,还是牛扒炸鸡,永远只能尝到甜味。

想想,这可不是一件好事。负面情绪每个人都会有,它本身并无好坏,重点是你是如何面对它处理它的。

关于失去

死亡使活着有了意义
我们不是人生的法官,而是领受人生这份礼物的幸运儿。
一个人,越能够面对“失去”,就能活的越好。因为活着就是不断失去的过程。一路得到,一路失去。

有办法面对失去的人,会成长。没有办法面对失去的人,可能会渐渐枯萎。

生活必须一边失去,一边得到,一边成长,一边迈向死亡。

关于态度

只要你有记忆,有自我,而且在乎意义,那么你就需要“悲伤”。

问“为什么”,会一步一步迈向绝望,问“怎么办”,比较可能一步一步迈向希望。

很多时候,如果我们一直纠结过去,一直纠结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就很容易把自己往受害者的角色推进。而往往于事无补。既然如此,我们不如接受事实,面对事实,然后想一想该怎么办,怎么样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再继续生活,继续前进。

我们要长大,而不是让那些长在口袋里的石头,越长越大。
自卑,是“做自己”的绊脚石,别把这石头放在自己的口袋里。

关于后悔

如果真没有了后悔,人生就没有办法前进了吧。

人生就是不断地选择,但只要选了一边,就会后悔怎么没选另一边。我们一边后悔,一边活下去。因为后悔形成动力和方向,驱使我们要把人生过得更好。

关于空虚感

人生本来就有它空虚的一面。

乐趣和责任感,是赶走空虚感的重要咒语,来自我们参与或成全的,别人的人生。

我们该费心探寻我们内心真正想过的生活,而不是盲目追随外界的标准,来苛求我们自己,一旦做不到,就感到空虚,这样太为难我们自己了。

别为了别人灌输给你的妄念,而无辜地陷入“无法完成各种任务的空虚感”。
没有人能追求“所有的幸福”。这种东西不存在。只有一种东西,是我的幸福。

希望大家都能看见自己,做自己,都幸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