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孔子还复活,他肯定认为现在的人都没得救了,现在的社会已经坏透了。估计每天都能够从噩梦中惊醒,之后感叹一句:礼崩乐坏呀!
为什么这样说呢?孔子肯定会告诉你:现在的社会竟然会为了妈妈和媳妇同时掉到水里,究竟先救谁而烦恼?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礼崩乐坏吗?
你肯定会一愣一愣的,难道这个问题,不是一直都存在的问题么?还真不是的,这个问题之所以能够成为问题,之所以刁钻,之所以让人左右为难,就是因为现在礼崩乐坏了,全社会公认的标准答案已经没有了。
如果换在古代,当然是先救妈妈。如果反过来问女人,丈夫和爸爸同时掉到水里了,先救谁?答案就是先救丈夫。亲属关系里,最大的只能有一个,妈妈和媳妇,爸爸和丈夫就是不能同等看待。
为什么在古代社会这类问题都不是一个问题呢?因为在古代社会,特别是在宗法社会里面,大家是有同一个亲疏关系的图谱的。
以女人为例,女人的社会规范是“三从”,也就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三从”在古代还要和另一个原则一同来理解,那就是“天无二日,民无二王”——无论哪一级领导,只能有一个。所以女孩子没出嫁的时候,爸爸最大,等出了嫁,丈夫最大,等丈夫死了,儿子最大。爸爸、丈夫和儿子不能同时最大。
从现代往回看,肯定觉得这是对女性的压迫,可是理性会告诉你,一件事情,一个观点之所以能够存在还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与执行,肯定是有原因的。
不要把古代的事情都简单的解释成为,封建思想,认为礼教吃人。其实这种现象在现在也是大量存在的,比如企业,国家,肯定有且只能有一个一把手。为什么这些机构里面都只能是一个一把手呢?这不是很好理解吗?如果大家都说了算,也就是大家说了都不算,没有人说了算,事情还怎么往下弄,组织的执行力怎样体现?
今天没有想要批判这种封建社会的社会风俗。有没有想过,所谓的先救妈妈还是先救媳妇,本质问题是什么?其实就是一个排序问题。
只不过在古代社会,先不论那些社会共识是对是错,那些共识是实实在在的帮助大众解决了这些排序问题。孔子他老人家一生想要恢复的周礼,本质上就是一套做事的方案,大到国家祭祀,小到百姓的婚丧嫁娶。周礼就是这些解决方案的一个集合,让你知道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的过程是怎样的流程,仅此而已。周礼,是谁制定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够帮助当时的人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在春秋战国时,已经是礼崩乐坏的社会了,现在就更不用说了。社会中除了法律,大家做事情的共同准则在不断地变化,先救媳妇还是先救妈妈,已经成功的从一个社会大众有明确共识的事情,变成了一个全凭个人价值观排序的事情。
当权力下放到个人之后,一个人难免迷茫。其实我们也经历类似的阶段。对于高中生而言,不用自己去考虑太多的事情,只要好好学习,考大学就行了。可是到了大学之后,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自己去考虑,难免会迷茫,会蒙圈。
那为什么这种共识在古代社会容易形成呢?因为在古代社会,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一生都是生活在熟人社会中,需要排序的事情不是很多,好些事情前人都已经形成了共识也就没有必要自己考虑了。
但是进入工业社会之后,生产力得到了爆发式的增长,所有的问题都随着人口数量的爆发,而不断的呈指数型的曲线在不断地上升。现实生活已经如此,再加上信息革命之后,互联网的发展,人类的社会已经复杂到了仅仅凭借人的力量是不能够做好,一些事情的排序了。
因此在技术发展之后,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出现了,那就是算法。算法就是我们现代人的排序方法。
百度与谷歌之所以超越了之前的门户网站,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设计出了更好的搜索算法,更好的解决了人们与信息的匹配问题。搜索算法其实就完成了两步,第一步是在海量的信息中,检索出信息。第二步是给检索出的信息排序。
滴滴公司,每天也面临着巨量的排序问题,同一个打车单子是给A司机还是给B司机,本质上是要完成对司机排序的。而在海量的数据面前,人肯定是不能够完成这些事情的,肯定需要机器,需要算法。而算法就是帮助人们实现了明确的规则,帮助人们完成了排序问题。这些排序的原则明确之后,按照《指数型组织》里面的说法,才能够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源。
从这点看,在宗法社会中,所谓的礼,还有那些深入人心的习俗不是消失了,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算法逐渐的替代了礼的部分的作用罢了。毕竟,对于人类来说,大规律的陌生人的协作变得越来越平常,肯定是离不开一个明确的规则的。
人生就是由各种选择构成的。而做选择最理性的其实不是人,而是机器,说白了就是机器背后的算法。算法,已经不再是一种电脑世界的存在,而是已经在实实在在的影响人们的生活。
算法之于当下,就相当于礼之于宗法社会,也就是说谁掌握了更好的排序方法,谁的排序更能够符合人们的需求,就获得了未来。这样是否可以得出在未来社会,得算法者得天下。
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
毅之,希望帮助你看到这个世界不同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