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研究这一年来火爆营销圈的“海报裂变”模式,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模式正在经历巨大的“信任危机”。跟着几个熟悉的运营小伙伴实操了一场单日增粉1800人左右的小型海报裂变后,明显感觉到这种“任务宝/建群宝+微信群+海报”的裂变模式不好做:
1.XX课程免费听,XX干货资料包,Office模板,婴幼儿食谱大全,类似这样的资料在运营者手中倒来倒去,对于用户的吸引力越来越低。自媒体曾经兴盛过“洗稿”的风潮,目前轮到群里所谓的“洗课,洗福利”,如何真正为用户提供有差异化的价值,是破局的关键所在。
2.熟悉了规则也好,懵懂不知规则也好,不愿意分享海报,抱着投机观望的心态待在群里的用户大有人在,等着你发福利/资料。实际上运营者们也并没有太好的办法驱逐掉这种“薅羊毛”的“蛀虫”。
3.对于很多的团队,尤其没有过硬的自有渠道的而言,找到第一批愿意为你转发海报的种子用户越来越难。潜入他人的群,冷不丁丢一张海报之后被T,这样的事情做多了,发现最终也没有啥效果。太急功近利的,或者误把裂变当做冷启动方法的运营人根本不会有心思去培植产品的种子用户。
4.裂变来的微信群并不能称之为“社群”,跟一个垃圾的“微商爆粉群”或者“淘宝优惠券群”并无太大差别,成员之间没有任何的利益共同点,没有任何的交流。做的好的,在发放完资料后宣告群的死亡,有些直接就死在了用户还在源源不断涌入的途中,更多的,还没开始就已经死了。
海报裂变是典型的用户增长行为,讲难听点就是拉人头,但拉人头同样是有价值的,能争取快速的曝光和低成本吸引粉丝。甚至还可以通过活动性质来吸引到相当精准的粉丝。但做社群不能急,一步一步做好用户的维系和活跃,巧妙设置分享传播和变现的节点,能够真正的做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