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我无意间拉开办公桌的抽屉,15支崭新又漂亮的圆珠笔齐刷刷地躺在抽屉里,这吸引了我的眼球,我都差点忘记它们的存在了。
两个月以前,教室里总是传来告状小妍的声音。一天,正在上着课,“老师,小妍没有做笔记。”安静的教室里传来小秦的声音,这声音不仅打断了我上课的节奏,还惊扰了正在认真做笔记的孩子们,孩子们停下笔纷纷回过头来,七嘴八舌地开始议论起来。只要是小妍,他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我迅速来到小妍的座位,一看,从脏兮兮的书本中看到几个乱七八糟的字,看来这节课她是没有一点收获呀,顿时火冒三丈,看来真该好好收拾一下她了。“老师,这节课她根本就没有笔。”同桌补充道。在和她眼神对视的一瞬间,无数教育小妍的场景闪过我的脑海,她是一个很特别的孩子,需要特别的关爱。我压制住心中的怒火:“小妍,你的笔呢?”她在书包里、抽屉里到处摸着,见半天未果,“那你们谁借一支给她用?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巡视四周,孩子们都不情愿。
“老师,从一年级开始,她经常没有笔,我们经常都借给她用,但借给她都是有借无回,要么就是把我们借给她的笔用嘴咬,咬得到处都是口水。要么就是借给她,放学又找不到了。”班长激动地说道。“是啊,老师,上节课我才借了一支给她用,结果这节课又找不到了。”“每次借给她她都不会还的,”“我也是借过她一次,但放学时笔又找不到了。”......孩子们纷纷地开始攻击她,看得出对于借笔这件事引起了全班同学的不满,难怪现在把孩子们都借怕了。的确,教她一年多以来,我都拿了好几支红笔给她用,但可能过不了两节课红笔消失得无影无踪,小妍这孩子丢三落四的坏毛病可真让人头疼。老是让孩子们借给她也不是一个办法,再说同学们现在也不愿借笔给小妍用了。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我拿了一支红笔给她,并嘱咐她好好保管。
一回到家,我把小妍经常没有笔,同学经常借笔给她这件事告诉小妍的爸爸,她爸爸告诉我说:“老师,开学我就买了50支笔放在家里,每天我都会给她准备三支笔带去学校,并告诉她下午回来我会检查,但是回来一支笔都没有。有时带回来的是其他颜色的笔,一问她是班上其他同学的。在家我也发现她的一页本子随便写几个字就撕掉,笔掉在地上了也不会捡,虽然经常惩罚她,但这坏毛病还是一直未改。”听完了小妍爸爸的抱怨,我心里一紧:照这样的速度,那得给她准备多少支笔啊?我建议小妍的爸爸给她准备一个文具盒,她爸爸欣然同意,并和我商量:他拿一些笔放在我这里,如果小妍的笔弄丢了让我拿一支给她。小妍爸爸觉得孩子经常借同学们的笔又不能归还是非常不好的事。
第二天早上,小妍一到教室就立马拿了一堆笔给我,并小声地说:“老师,我爸爸让我拿给你的。”我从她手中接过笔,像是接受一份特殊的使命一样,我仔细地数着,一共有15支笔。心想:这15支笔能在我这待多长时间呢?一个星期,两个星期,还是一个月?心里还真是没谱。我询问小妍有没有买文具盒,她开心地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小巧的文具盒,我再三叮嘱她:“小妍,你的文具盒很漂亮,它是你文具的家,下课了,你的笔、橡皮等学习用具要记得放回家里再出去玩,上课了再把文具拿出来。”腼腆的她点点头,一蹦一跳地回到座位,并时不时地拿出她的文具盒给旁边的同学看。当然,小妍的笔不会凭空失踪,这里面一定有原因,因为小妍读一二年级时总是被班上同学欺负。针对小妍,我专门召开了一次班会课,并教育其他孩子不能随意拿她的东西,如果一经发现,那将会受到严厉的教育。
刚开始的两天,上课我随时关注她是否有笔,还好,没让我失望,并不时地问她:“今天的笔有没有弄丢?”好几次她都摇摇头,我摸摸她的头,下意识地表扬她。往后的几天,我欣喜发现她每节课都是有笔用的,而且和她拿给我的笔一样,下课时也会把笔放在文具盒再出去玩。即便偶尔会把别的同学的笔带回家,但他父亲都会及时告诉我并让她归还。好习惯的养成是需要一段日子的,对于一个丢三落四,没有养成好习惯的孩子,这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如今,两个月过去了,我再也没听见状告小妍没有笔或借笔不还的声音,这15支笔依然躺在我的抽屉里,希望它们能继续呆在我的抽屉里,呆的时间越长越好。即便有一天,它们回到主人小妍的身边,我也会很欣喜,因为我见证了小妍一点一滴的改变。这改变虽很微小,但也值得我兴致勃勃地写下这些文字。还好我们及时想办法遏制她的坏习惯继续发展下去。对于一个从小失去母爱的孩子,更需要特别的关爱,哪怕我们一句关切的话语也足以温暖她的整个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