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共同体---让学习真正发生,让孩子越学越快乐
去年暑假,佐藤学教授来到我们学校,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讲座的内容是关于一个对于我来说比较新鲜的新理念--学习共同体。经过两天的培训,同时也研读了佐藤学教授的相关书籍,再加上这一学期以来,学校内不断地开展学习共同体公开课,同时也让我们去其它学校去观摩他们的做法。我渐渐地对学习共同体这个理念有了一些看法,并在自己的课堂中也努力地去实施。
佐藤学的学习共同体是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创造;全体教师互相公开教学的专家共同成长的教学创造;家长共同体参与教学创造三部分构成。这是一种学习与教学组织活动的创新。整个教学活动中贯穿倾听、串联、反刍三种活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责任不是进行“好的教学”,而是要实现所有儿童的学习权利,尽可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质量。
反观自己的教学活动,我想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说下我的看法。
一、倾听。
现在,我们每每提到教学和课堂,脑子里不由自主地想到的第一个概念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所谓“学习”,就是同教科书(客观世界)的相遇与对话,同教室里的伙伴的相遇与对话,与自己的相遇与对话。学习是由三种对话实践——同客观世界的对话、同伙伴的对话、同自己的对话构成。
而既然是对话,不仅要表达,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环节是倾听。即教师的活动追求的核心是“倾听”。合作学习的课堂将从互相倾听的关系发展为交响关系。合作学习的教学是由每个个体的互动所形成的意义链和关系链构成。
学会倾听,给学生充分的表达自由和时间,让学生们在相互交流和沟通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想法,不断地吸取同伴们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达到一个全员最优的状态。
反观我的课堂,在我的课堂中,完全可以在听说或者阅读课上,给孩子更多的讨论环节让学生们在互相讨论倾听的过程中,一步步地解决这些问题,并且生成课本以外的新的东西。
倾听这一环节要做好,要注意以下几点:1.围绕主题进行讨论。2. 别人在说的时候,仔细倾听是否正确,并且可以补充完整。3. 每个人都要发言,每个人在别人发言时都要仔细听。 4. 必须让别人把话说完。
二、串联
共同学习的关系通过教师的“串联”活动得以实现。教师的探究支持学生的学习,教师自身对课题的探究串联起学生们多样的意象和思考。教师是把学生们“好的发言”串联起来来组织教学,如果不以“任何孩子的发言都很精彩”为前提来组织教学,合作学习的关系就不可能生成。
教师要学生倾听学生们的发言,并同时将这些串联起来,也要将自己的课堂中预设的问题串联起来。通过这些串联,来逐步解决问题或者说是完成课堂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还会有一些随机生成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己在课堂中的作用基于即兴式应对来追求创造性的教学。。
比如说,在我的课学中,拿写作课堂为例,串联必不可少。课程开始,我给出一个写作的话题,让学生们就这个话题充分讨论。然后让每组分别发言,将这些发言联系在一起,然后最后生成一篇写作的框架。之后再进一步讨论,讨论出语言和表达。经过这样组织的写作课堂,学生们应该会真正地学习到该如何写一篇文章。
串联这一环节要做好,要注意以下几点:1. 引导学生去文本中找答案,完成学生与文本的串联。 2. 引导学生将知识与生活实际串联。 3. 将不同学生的回答用适当的语言串联。
三、反刍
在串联的过程中,总会出现离题,停滞不前的状况。在这个时候,教师切不可为了教学进度直接将课程进行下去,这个时候的课堂,一定要停下来,反刍必不可少。反刍在我理解就是将之前学过的东西再次拿出来消化,目的就是为了充分理解新的知识,为了让学习可以重新出发。
反刍分为三种,一种是互动式反刍,一种是停留式反刍,一种是深入式反刍。
互动式反刍,就是合作学习。可以围绕一个话题,让学生提出疑问,组织男女生混合的4人小组,展开合作学习。
停留式反刍,是将课程停下来,留出时间让学生当堂巩固内化。
深入式反刍,就是指深入到文本当中,去细品文章的潜词造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反观英语课堂,在知识点的讲解和语法讲授课上,反刍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这些都是知识点,相对比较固定,需要理解并且记忆,因此可在课堂上给出足够的时间反刍,以达到最大的效果。
我想,在今后的课堂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将这些理论付诸于实践。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不停地串联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和日常生活,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反刍。这样下来,我认为我的课堂一定是能够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并且越学越快乐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