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一本很有意思的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在“探索童年”的章节里,仿佛看到一个孩子,自然而然的流露自己的情绪,愤怒、悲伤、恐惧、快乐和深情。他表达内心世界的方式不受外界控制,与生俱来的基本情感,让他能够通过啼哭或尖叫来满足对食物的需求,或者收获母亲的爱和安抚。
这种儿童的自我状态有时会跟随一个人直到成年,甚至伴随一生。
比如,一个人长大后遇到了不开心的事,他也许不会用逻辑思维来分析,而是选择通过悲伤或愤怒来表达。这时,即使他年逾古稀,他也依然处于“儿童自我状态”中。这种状态不会让问题得到解决,只会让别人认为:这个人真可笑!这个人永远长不大!
回到自己的童年时光,又仿佛看到和父母相处的场景,被责骂时的沉默以对,被惩罚时的惊惧逃避,被挑剔时的不忿怨怼,所有情绪都在自我保护的状态中被压抑,就如同心里闷着煤气罐,想爆发,却伤不起。因为父母太强大,自己太弱小。
书中提到的“儿童自我状态”的两种情形,上面说的是“自然型儿童”,而后者就是典型的“适应型儿童”。
在不断的逃避和压抑中求生存,最终的结果就是,情绪得到了控制,但并没有解决。正如书中所说:无论是用无视还是压抑的方式,结果都像是做了截肢,就如身体的重要部位被切掉了一样,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个残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