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琳
【鹧鸪天】的唱和眼看接近尾声,师父那天和我聊起向前人优秀作品学习的问题,我当时还搜出了30首前人作品,打算好好学习,但又忙于其它事,惯性之下匆忙和诗,还是一如既往的平淡无味,师父遂严肃地说:既然都收藏人家的作品了,为什么不好好学习一下,慢慢和呢?我也没给你焚香限时!一席话令我羞愧不已,当即表示自罚,每天三首,并交赏学作业给师父,而且师父还要我第二天说一下自己的和诗步骤,于是就有了今天大家看到的赏学文字......
本来没想发出来,但师父鼓励我发出来,说我写得还是不错的,那就遵师命发出来与众诗友共享!
汇报和诗步骤
1、先赏读原玉,第一步是读懂它,现在越来越能读懂师父原玉了,好像不像以前那么“无题”了……
2、找到一些特别句式的妙处,这个一般第一观感就能捕捉到,多读几遍其中韵味也能体会一二……
3、列出韵字和白脚字,在其中构思立意,现在能做到的只是大概能有个比较明确的立意和基调,大概能有几个意象来构建全篇,但具体要怎样去构建只能是边写边看,没法作到完整细致的谋篇布局。
这个作业在最前面却是完成后面所有之后才作的,所以回过头来再看自己的这些过程,感觉缺失很多东西:
一是没有去认真查考有些自己感觉比较困难的韵字使用前例。
二是对自己要怎样在关键位置上出彩没有刻意的筹划和学习,所以就容易写得平而无趣。
三是修改的能力不够,有时候写出来感觉不好,但又缺乏修改思路,根本原因还是一直以来都是仅仅凭着自己的一点文字功底在瞎写,没有养成从前人作品汲取灵感和启发的习惯,修改时就走不出自己已经写定的思维模式。
以上请师父指正!
作品赏学
一、
【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
陆游
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歌缥缈,舻呕哑,酒如清露鲊如花。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放翁此词乍看并无特别之处,唯顺畅恬淡之感,再细读,便发现炼字与句式有精道之处:
一)、上片首句一“懒”字已将恬淡闲散的心境表达出来,从而为全词定了情感基调。承句一个“送”字又将词人之心所往定了一个方向。紧接两句对偶句便是词人在己心所向之场景中的所见,既是景语亦是情语,更进一步将词人心所向往之生活的情趣描摹出来。
二)、此词要说出彩则在下片。三字对句,出彩在韵字“哑”上,喜写“麻”韵,但几乎没有关注过这个韵字,遂进行一番查究。
1、先查“呕哑”,此词为象声词,形容小儿说话声、管弦声、鸟兽声、舟车声、水车车水声等诸多声音。
再查“哑”字用法:
1)、可复用作“哑哑”。
九思其九守志(汉·王逸)有“乌鹊惊兮哑哑”
行路难五首其四(南北朝·吴均)有“唯闻哑哑城上乌。”
2)、“哑”字入韵的诗
【七律】夜雪泛舟游南溪(麻韵)
唐·韦庄
大江西面小溪斜,入竹穿松似若耶。
两岸严风吹玉树,一滩明月晒银砂。
因寻野渡逢渔舍,更泊前湾上酒家。
去去不知归路远,棹声烟里独呕哑。
3)、其它
冬行三首其二(唐·卢仝)有“落日无精光,哑暝被掣肘。”
送处士自番禺东游便归苏台别业(唐·李群玉)“哑轧暮江上,橹声摇落心。”(此处似作名词用)
3、“酒如清露鲊如花”句式不用动词,而复用“如”字,自然地将景物描写拉到作者的此情此景,既起到了承上融入的效果,又为下面两句作了很好的铺垫。
拙析师父用典之妙:
【鹧鸪天】无题之十
文/华山论剑
得与云天两处斜,无端客里送年华。今生不许三潭月,来世空听一地蛙。
红未减,黛稍加,秋千飞处有生涯。湖边若羡轻鸥事,君是轻鸥我是沙!
1、师父此词最妙之处在于,抓住了放翁词中一句很平常的句子从中找到两个意象之间的关系,即鸥与沙的关系来立意,鸥,不管是起飞或降落,我永远是跑道,就在那里……同时又以复用“如”字的句式,使立意绾结之句意深而情长。
2、两个对仗句对得奇而有据,既是“客”,“月”便是自然的相思之景,而月下之“蛙”也当是合理的孤者之听,然却为此词给了一个比较难的韵字“蛙”……
查“蛙”韵诗句
闲斋偶作(宋·文彦博)“鼓吹尽私蛙,蓬蒿蒋径斜。”
(“私蛙”,典出晋惠帝司马衷闻蛙问蛙之事,形容极端愚昧无知)
游景灵宫(宋·刘攽)“飞云肆冥鸿,拘井嗤沈蛙。”
(“沈蛙”,喻指边缘的,圈外的)
相较之下,为什么我更喜师父之作呢!!!
二、
【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
柳永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 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柳永此词较之放翁词似有更多精妙之处,可说是句句出奇!
一)、首句只见动词不见主语,而且动词“吹”字配以副词“破”字,使得这一动作之气势跃然纸上,首句便已有了先声夺人之妙。二句才缓缓推出主语,连用了“轩”和“帘栊”这样相对封闭的空间词将首句的开阔气势又拉回到闺房帷幔之内,为下面的精彩对仗句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上片对仗句之妙大概有两处
1、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句式之妙
一句之中复用同一字,使得对比关系鲜明而强烈地表达出来,和首句一样有了一种气势,同时又使这种对比对心灵的冲击具有了余韵悠长的效果……
2、以一“惊”字自然而无痕地承应了首句的“破”字,使意脉顺畅贯通,又以一“纵”字将情感冲击推向高潮……
三)、下片两个三字句用叠字将上片被推起的高潮款款落下,带进一种缠绵悱恻的意境之中。承句又以一种无果的怆然为转结句作了铺垫。
四)、转结句则是奇而自然。无果便要追因,追因难免进入对前世的追究,也许果真是自己有过那些残忍分离鸳鸯的举动,今生自己便沦为被分离而不得合一的境地。此结一下子将全词的意境拔高了一截,使得全词跳出相思、闺怨的氛围,自是别有一番风味在心头……
五)、全词情感起伏跌宕,收放有致,妙处多多……
赏学师父修改我的和诗
向晚残阳柳外斜,弯檐尽染旧芳华。仰天纵慕天边鹤,坐井先怜井底蛙。
风未减,梦还加,柔肠总断在生涯。灯前欲捡红尘事,一寸红尘一寸沙。
1、我有点怀疑师父是先构思了两个对仗句出来,由“坐井”想到“弯檐”的,因其总是仰目向天而又不得不稳坐屋顶,故以“仰天”“坐井”相喻最为合适。而“残”、“旧”二字都烘托出一种古老沧桑的味道,眼前便出现一副百年老屋的夕照图,其在晚阳背景下那个“仰天”“坐井”的姿态为后面两句对仗勾勒出了极强的画面感……
2、以复用同字的句式而成的承联对句,将“仰”和“坐”的对象与同一空间内的另一对象相关联,使得前句的画面又披一层悲怆的色彩,情感也更为推进一层,可感知此乃“弯檐”的困境亦是词人的无奈……
3、随着夜幕的降临,风一点也没有减弱,而心头的梦想却愈发加添,这种生涯之限便成为断肠之因,成为被囿之人或物的无可避免,这样为结句给出了一个情感需要宣泄的可能……
4、断肠之处亦是人无法释怀之处,于是不免想于灯下一一捡起收纳,然红尘如沙,却是欲捡不能,一种怅然若失的情怀便余韵悠长了……
此处我的原句是“今生欲罢红尘事,一寸红尘一寸沙。”“罢”字似乎与后句并不谐,其实“捡”字才对……
三、
【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
聂胜琼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此词通篇晓畅,没有生僻韵字,亦无特别句式,唯一情真也,才使得李妻亦被感动而促成美事,也许正因如此,此词才得以流传吧。
然末两句一“共”一“隔”倒也是用到精妙之处,达到了泪与雨同滴但却不能相知相诉之悲苦心境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