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全文结尾写的那样,作者给每个人都附上了他们所向往的结局,埃利奥特得到了他想要的声誉和进天堂的资格,伊莎贝尔巩固稳定了她的社交地位,格雷找到了一份好工作,苏珊娜过上了稳定富足的生活,索菲求死得死,拉里仍在追寻生命的意义和自由的乐趣。每个人的想法和要走的方向都是不一样的,没有好也没有坏,怎么过自己的生活旁人无权苛责,做到冷眼旁观即可,指手画脚大可不必。
读第一遍的时候,我一直以为拉里对索菲只是出于一种同情,想要用自己的智慧来感化和帮助索菲才和她在一起,但是当看到拉里说“现在太迟了,我唯一遇到过的、原本可以娶的女人,就是可怜的索菲”时,大概他确实是喜爱的。他喜欢伊莎贝尔,然后者解除婚姻后他并不执着与遗憾,甚至再见面时仍能谈笑风生。他和苏珊娜、还有一位十八岁的漂亮小姑娘也分别度过一段美好时光,最后也能抽身离开潇洒自如。但对索菲,他是真心实意想要娶为妻子的,他们有年少时在树下互相读书的情谊,也有长大后对理想满腔热血的追寻,因为彼此类似的身世境遇在同龄人中都稍显孤高,然而疏离的外表下都有一颗怜悯赤诚的真心。如果说全书出现的女性,哪一个与拉里最般配,大概就是索菲吧。
所以,他们在乱哄哄颓废下流的酒吧里相遇时,拉里的神色是难以置信的,但他的目光一瞬都没有离开过她。在听完索菲的遭遇后,他又陷入了缄默和沉思,并且在伊莎贝尔否定索菲时站出来为她说话。明知索菲有吸毒酗酒滥交等等臭习惯时,他还是毅然决然娶她为妻,他透过她颓废堕落的瘦弱外表,直直看向了她的灵魂,认定她还是她始终没有变。
作者描述索菲,除了开头,大都是从伊莎贝尔和拉里的角度来描写的。拉里眼中的索菲略过不表了,伊莎贝尔眼里的又是怎样呢。
“索菲的堕落就是因为她自甘堕落。其他丧夫失子的女人也是有的。使她变得这么邪恶的不是这个原因。恶并非生于善。恶向来就在那里。车祸摧毁了她的防御,把她放出来现了原形。别浪费你们的怜悯心了;她现在的模样,就是她过去在心底的模样。”
我不知道伊莎贝尔是太过冷血还是对索菲有很大的偏见,明明在场只有她一位女士,明明她们两境况最为相似,都有互相爱慕的丈夫,都有可爱的孩子,她居然还能说出冷血到令人战栗的话语。
在我看来,失去丈夫子女的索菲如风雨中飘摇的蛛网那般支离破碎,已经被生活的苦难打压得难以抬头一心求死,然而她又真的很幸运,碰上了拉里,愿意向她伸出援手。他于她就像厚重乌云的裂隙间偶尔倾泻出的一抹阳光,所以那段时间她洗尽铅华,戒烟戒酒,如果不是伊莎贝尔的圈套,她也许最终真的会和拉里一块看山看海,去希腊度蜜月,去印度找寻人生的奥义。
索菲到底变了么?应该没有,否则,她不会在喝光一整瓶朱波罗夫卡后彻底消失。她畏惧拉里,害怕他看见她又回到了从前,也惧怕她万一没有戒掉枉费了拉里的苦心。所以她跑掉了,大概还是想把最美好的自己留在拉里心中吧。
可逃跑后,她的心里并不如她表现得那般如意自在,要不然为什么她遗物里唯一一张相片就是拉里呢。
关于本书毛姆和拉里关于神学哲学的探讨,惭愧没看太懂啊,有谁来给我讲解一下最好啦哈哈哈。
最后当然以毛姆提及的那首美丽的小诗做结啦。
宝贝,去看那玫瑰
清晨才刚刚绽开花蕊
裙般的花瓣沐浴着阳光
恰好将夜色褪去
又绛染裙褶缕缕
如花般颜色的,正是你的脸庞
啊!只是一小会儿
你看那花,宝贝
她那凋零的美丽翩翩迟迟
哦,自然竟也如恶妇般残忍
仅仅朝夕之瞬,这花便稍纵即逝!
宝贝,若是你信我的话
就趁着青涩韶华
趁着如花灿烂的年岁
去采摘,采摘你青春的花朵
因为时光会将你的美貌包裹
一如他黯淡了这凋谢的玫瑰。
完结,撒花✿✿ヽ(°▽°)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