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 伟人石与虎氏族发源地【严建设】
2023年3月26日星期日
今天开始我们老人团秘境滇西怒江非同一般的旅行体验。据说我们这个团36人,奔八者16人,奔七者16人,剩下的4人才是60岁以下的。哈哈哈
我们早餐是在泸水市溢洋大酒店吃过。溢洋大酒店,我觉得硬件设施还不错,软件差一点。早餐是比较简洁而草率的,菜品只有蒸洋芋和炒莲花白,没有小吃,然后就是蒸馍、米线、稀饭,然后人可去厨房领到一个鸡蛋,不主动领的也就没了。我本来早餐不吃鸡蛋的,没办法也领了一个吃了。据说其他酒店有的老头老太怕路上肚子饿,会把鸡蛋揣在怀里带走。溢洋大酒店就杜绝了这个现象。我们这个老人团里有个北京老头,头发雪白身材魁梧态度轩昂。人挺热情。全车的人经常基本上是他一个人在说话,嗓门挺大的,有的人背后把他叫话唠。我们被安排在一桌吃饭,我若是不小心坐在他旁边了,就得分分钟用手把我的碗护住,他说到爆破音时,我手背就感觉有点潮,唾星四溅。当然能参与到这个团里,也是我的幸运和运气。彼此都很客气。导游小徐也不错。团里除过我们四人,其余全是昆明当地人,有些认识退休的公务员。那位北京老头系昆明的女婿,据他自称当年找了位阿诗玛。占了当地一点女人资源。说嘴角还有颗美人痣。
我本来想像怒江应该是条奔腾咆哮的大江,谁知大部分水平如镜,水质还挺好的,据说没下雨更清澈。跟我想象完全不同。伟人石在半道上算是一个景点,我觉得没啥看头。远处山峰上要凭想象去看,说是有个鼻子、额头和半张脸,还有喉结,惟妙惟肖,仰面朝天躺在崇山峻岭中。我看不大像。实际上十二生肖,你想说他是啥就是啥。也就是开发旅游的一种手段。伟人石就在在公路边。该地距离瓦拉亚窟3公里腊门嘎停车区9公里,双纳瓦底驿站21公里,老虎跳观景台25公里。
公路边有一条彩色的步道。据说是当地政府。导游小徐说是耗资3000个亿建设的,大手笔。在穷乡僻壤听到这个数字令我惊愕不已,半天回不过神来。政府的初衷是好的,可能是希望辛苦的山民,劳累了一天,然后下山来在步道上小憩一下,散散步跑跑步,锻炼身体用的。但我上网查过后得知,其项目总投资为5亿元。另,怒江流域漂流旅游在规划期2021年至2031年内总投资20.336亿元。
然后往西行驶25公里到了老虎跳景区。其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怒江上。老虎跳景点的石碑上刻着一段美丽的传说。我想可能是格林童话青蛙王子的翻版。景区有山民卖香蕉,5元/斤。
据导游讲述:怒江天险老虎跳,位于泸水市称杆乡境内怒江段,这里怒江江面很窄,约20米左右,两岸峰峦重叠,怪石林立,峭壁如削,江中有一块2米见方的巨石横卧江心,江水从巨石两侧跌落而下,浪花飞溅,惊涛拍岸,轰鸣声震耳欲聋,响彻峡谷。整个老虎跳滩由四个梯级滩组成,此处江面收窄,江心巨石林立,如刀削斧劈,将汹涌的江水分割为两股湍流,被誉为“怒江第一险滩”,在国际极限漂流界享有盛名。其中,1号滩被定义为5+级别,这也意味着选手将会面临无法预测的危险,救援难度极大,也极具挑战性。因此,“老虎跳”也成为了每一个皮划艇野水运动员证明自我,成就梦想的殿堂。“老虎跳”,傈僳语称为“腊跨洛”和“腊玛登培”,即老虎跳峡谷之意。此处被视为傈僳族的虎氏族发源地,有着种种传说。从前,碧罗雪山山脚住着一户人家,这户人家有父女两人,以打猎捕鱼为生。女孩从小生长在峡谷密林里,从小就以百兽花草为伴,聪明善良,当她长到18岁时已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大姑娘了。
话说高黎贡山上则有一只受魔法诅咒而变成老虎的王子,从小就整天看着江西的小女孩,自己心中对她的情意也不断随着成长,但是怒江阻隔着他到江西与姑娘相会。而江西的姑娘同样注视着江东老虎的变化,从小也十分同情他的遭遇,同样也就日久生情,经常出神地看着江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想了许许多多的办法,但始终都无法相会。江东的老虎感到非常苦恼,最后决定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见到她一眼。于是老虎走了三天三夜,终于到了最为险峻、最狭窄且江中有一块石头露出水面的地方,便奋不顾身地跳到江中的石头上,再往前一跃就跳过了江面。老虎与姑娘终于相会了,天神看到了人间这一幕动人的情景,便将老虎身上的魔法给予解除,恢复了王子的原形,同时祝福他们多子多孙、幸福美满。从此以后,他们就在这里繁育后代,过着幸福美满的日子,他们的子孙后代就是今天怒江大峡谷中的虎氏族和其他各少数民族。
资料:怒江美丽公路起于云南怒江州泸水市六库镇,止于贡山县丙中洛镇,全长288.3公里,由云南省交投集团按照“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标准和“公路+绿道”的模式投资建设。公路已于2019年12月30日全线建成通车,绿道已建成投入使用50公里,全线设12处服务区、25个观景台及19个驿站。绿道是怒江美丽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色亮点,是怒江美丽公路的慢行系统,按照8个主题段落设计,与公路或并行或分离,并与国家步道衔接融合。绿道为游客慢下来,饱览怒江大峡谷壮丽的自然风光、细细体验怒江多彩的风土人情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