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的都挺好吗?
最近大火的现象级电视剧《都挺好》引发了全国吃瓜群众的热烈讨论。
很多人都表示自己对剧中女主“苏明玉”的遭遇深有同感。“奇葩三父子”——苏大强、苏明哲、苏明成,很多人都表示身边有“同款”奇葩。
想起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说过:“一想起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是啊,世上所有的职业都需要各种职业认证、考核,唯独最最重要的父母之职不需要任何学习就可以担任。
有人会说,不就养个娃嘛,以前一家七八个娃满地爬,姐姐带弟弟,哥哥带妹妹,不也挺好的。
真的挺好吗?
就像这部剧的名字,都挺好,大家表面其乐融融聚在一起,然而背后不知道各自有着怎样虚与委蛇的盘算。
“都是一家人嘛,别计较!”“还不都是为了这个家?”
这样的中国式自我安慰和洗脑术是不是特别耳熟?
只有被原生家庭深深伤害过的人才懂,有些站在道德高地的绑架是多么无耻。
不管是独生子女还是多子女家庭,如果父母没有反思与自我成长的能力,再加上一些传统思想的浸染,那么这样的土壤大抵会催生很多痛苦与愤恨。
豆瓣上曾经有个“父母皆祸害”小组,里面是各种对亲生父母的控诉与吐槽。我敢相信,其中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如此恨自己。
毕竟,我们都是为了你好啊。
仿佛有了这条万能的咒语,就能破解世上所有的诅咒。
但若爱是控制,不如让我乘风而去。也许纸鸢绳断只能在风中飘零,但或许纸鸢只想体会一次鸟的自由。
2.花开两朵 各表一枝——两个凤凰女的别样人生
最近有不少人把苏明玉和樊胜美放在一起比较:都是一样奇葩的重男轻女原生家庭,但却是不一样的人生质感。
对我这种骨子里的女权主义来说,肯定是更喜欢苏明玉这一挂的硬气女强人啦。不过樊胜美式的家庭和樊胜美本身我觉得可能才是更符合现实的形象。毕竟,能有几个人像明玉那样被人毕恭毕敬称作“明总”,动不动地出手几万几十万支援娘家。
樊胜美倒更像是我们这种蝇营狗苟的普罗大众形象,虽然她已经不“普通”了:天生有美貌加成,加上高学历和精通人情世故,原本怎样都不会过得太差。不过上帝跟她开了个玩笑,抽到了很差的家庭牌,即使其他方面甚佳,也打不出王炸。她更像我们,有着各种人性的缺点:虚荣、依赖性强、界限感不够……
如果不是有着吸血的原生家庭,也许她就是一个过着小资生活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每天做做泰式spa,约约闺蜜遛遛狗,生活就是没烦恼。
从剧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撕下面具之前,她大抵也是过着类似的生活。不过精致生活的背后是没有能拿得出手的“大件”。“大件”就是安身立命,保值增值的物件,譬如房产。一方面是由于家庭吸血,另一方面是她把有限的收入和精力放在加固自己的“物化属性”上。也就是怎样让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看的花瓶。花瓶的归宿就是被多金的买主相中然后一掷千金归为他有。然后借着买主的养分去供养自己的吸血家庭。
我不由得想起了《上海女子图鉴》里的Kate。Kate属于娇生惯养的上海小白富美,懂得怎样利用美貌资本和给别人提供情绪价值去达到目的。跟樊胜美的套路有点类似,只不过一个是雪中送炭,一个是锦上添花。
Kate的梦想就是穿上Vera Wang的婚纱举行一场浪漫的婚礼。然后成为某个多金男子的太太,相夫教子。樊胜美的梦想应该是能在上海有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对方事业有成,能替自己扛住家庭的索取无度。梦想都很美好,但是都需要别人的助力。而这个提供助力的人是不是会始终如一值得商榷。
接下来说说神一样的“明总”。在我心中,她就是个女神般的人物:她做事那么麻利果断,雷厉风行。销售出身的她除了面对自己家人看似冷漠外,在各种复杂关系里简直如鱼得水。她为人的界限感那么分明,什么该帮什么不该帮,总是能一针见血地抓住症结。在各种强权和关系面前,她没有任何退缩,始终懂得维护自己的权益。面冷心热的她总是在背后默默扶持家人,苏家男人扛不住的责任全都是她来承担。对有再造之恩的师傅更是全心托付,亲如父女。
总而言之,真是让人很有安全感又心疼的一个角色。
我觉得从八字角度来看,樊胜美应该是阴日主,骨子里还是比较传统的小女人。明玉应该是个身强阳日主,譬如庚金一类的。有着男人一样的大格局和气魄。在逆境中反而越挫越勇。官杀应当得力,所以有强烈的事业心,目标明确。
虽然两个人的原生家庭类似,但真的是走出了不一样的人生风景。所以能决定我们人生走向的,除了原生家庭外,还有一个人的性格、目标、努力程度。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改变我们所能改变的。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
虽然人生路上,我们有很多朋友、亲人、爱侣,但掌握方向盘的始终是自己。或许他们能给我们某一时刻某一程度的助力,但最后我们所能改变和依靠的,还是自己。
不管怎样,还是很想回到樊胜美和苏明玉的小时候,抱抱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