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细节“感染”学生

  细节描写,是指文章中对人物某些细小的举止言谈或细微事件的描写。虽然“细小”,但在文章中是不可缺少的。细节描写是突出人物形象,表现作品主题,使文章具体生动感人的重要手段。

        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捕捉细节来“感染”学生,要运用教材中的实例,让学生明确细节描写在表情达意上的重要作用,也是指导学生提高细节描写能力的途径。

        《飞夺泸定桥》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它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继续了长征途中红军夺取泸定桥的战斗过程,表现了红军团结一心,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围绕“飞”字展开,叙述红军飞速赶到泸定桥的过程。教学中,我请学生们思考:红军战士是怎么抢时间到达泸定桥的?用“――”和“~~~”分别画出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怎样克服困难的?在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我指导学生标画重点词语和句子,通过品味这些细节描写,体会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如:课文中出现的几个数字可以帮助我们大致计算“飞”的速度,二十多个小时急行军二百四十里,平均每小时走十多里。走的是什么样的路、怎么走的呢?是“翻山越岭”“冒着倾盆大雨,踩着泥泞”“摸黑前进”。到晚上七点钟,战士们“一整天没顾上吃饭”,“天又下起雨来”,“沿路还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但是,任何艰难险阻都不能阻挡红军前进的脚步。红军终于“抢”在前面,把敌人“抛”在后面,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抢、抛、赶”形象地写出了“飞”一样的神速。

        但,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还不能完全准确地找到这些重点词句,我就结合了这一单元的“金钥匙”,让学生反复阅读,并组织交流讨论,让学生互相启发,纠正认识的偏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进行写作指导。《课标》中指出,要把习作看成语文教学中一个部分,阅读和习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阅读教学是一种示范,写作是一种运用;阅读是积累,写作是表达。阅读和写作应整合。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把从阅读中明白的遣词造句的方法迁移到自己的习作里,写作能力就会提升。

        在家呆了两天,终于憋出一篇教学日记,真是不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初中多文本读写结合策略》 主讲:晁忠强 主持:李利敏 策划:贾红亚 二零一七年四月六日 晁忠强老师简介 晁忠强,...
    冉冉语文阅读 1,941评论 0 7
  • 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在「总目标」之下,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学段目标与内...
    进士及第阅读 30,408评论 0 19
  • “写作中心”文本写作课程(草案) 齐红雨 【交流提问】 1.读了大量的文章、著作,为什么大多数学生依然不会写作? ...
    为为道来阅读 1,410评论 0 2
  • 傍晚的云 映红了姑娘的脸 枝头的雀儿 窃窃私语 古老的城墙外 有耄耋老者 拉起二胡 青砖黛瓦 斑驳了 几多岁月 山...
    温暖的向日葵阅读 262评论 11 11
  • 2012年9月1日,今天宝贝报名去上学了.一天的担心,在家里那么皮的,不知道在学校能呆得住么?第一次远离亲人,第一...
    清扬hq阅读 13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