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刚到深圳的第一天,已经临近傍晚。随着车流,我们走进了华灯初上的深圳。各种光彩的照射,越发显得这个城市更加的美仑美奂;宽敞的街道,如织的人群,干净漂亮的广告牌,所有的一切,光影交错,慢慢在我们的窗口后退,像流畅的电影胶片的画面,如此华丽、美妙,凸显出一种现代文明的质感。
在深圳工作生活了九个月。在这九个月里,我用眼睛去关注它,用耳朵去倾听它,更用心去感受它;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从一个外来旁观者到参与、到享受,角色的转换也加深了我对全新深圳的了解与认识。如果说当时的震撼只是源于绚丽外表的吸引,可久而久之,潜伏的内在便展现出一种无形的力量,将我的心和它拉得更近。
市内的梧桐山、莲花山、大南山这些秀丽的自然景观在高大的井然有序的建筑群中穿行,带来了大自然的灵气,赋予了整个城市绿的秀美和生机盎然的活力。道路旁长廊般的绿化带与之平行伸展,枝繁叶茂,错落有致,与快速行驶的车流溶为一体,动静结合,相互映衬,身处其中,让人倍感怡然和愉悦。城市中央的街心公园则是另外一番景象。老人们坐在石凳上,拉着家常,诉说着往事,面孔上写满了恬静和释然;盘坐在草地上的年轻人谈笑风生,灿烂的笑脸是对未来的憧憬与畅想;另一头,蹒跚学步的幼儿正颤巍巍地站着,挥舞着小手,一步一步磕磕绊绊的奔向妈妈的怀抱,幸福溢满了妈妈的面容,孩子清脆的笑声更是引得路人纷纷驻足流连。
当闲时漫步在红树林的林荫路,潮湿的海风迎面扑来,舒畅你的每个毛孔,各种知名的不知名的鸟儿在你头顶飞旋、在树丛中穿梭、在海面翱翔,留下美妙的音符;或徜徉在细软的沙滩上,碧空如洗,阳光洒在海面上,晕染出一片耀眼的金色,让人忍不住惊呼大自然的魔力,同时又会情不自禁地陶醉在其中,深深的感动。不远处的棕榈树郁郁葱葱,随风招展,仿佛在欢迎远到而来的客人。有的人在浅海处嬉戏玩耍,爽朗的笑声不断传出,感染了周围的人群。有的人不敢下水,却将裤腿卷得高高的,在一旁踢着海水,潮水涌来,惊呼、跳跃、狂奔——终究没能逃脱海的侵袭,溅湿了衣衫,却也不恼不愁,待退潮后再继续与海浪比个高低!
从外地来深圳的朋友们感触最深的可能不是欢乐谷、世界之窗、大小梅沙这些经典的旅游胜地,而是在火车站、街道、公园这些普通的地方。在这里,总会被他们鲜艳的橘红色外套所吸引,他们或年逾五十,或三十而立,或青春年少,他们共同的名字叫——深圳义工。他们的身影时常出现在十字路口指挥行人车辆,又或是在火车站内帮助南来北往的客人搬运行李、指路,也可能正在搀扶年迈的老人走过马路。他们牺牲自己的休息日,牺牲自己与家人团聚的日子在福利机构帮助残疾人群,对弱势群体进行法律援助服务,奔赴山区进行医疗支教活动……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正是这些无数个幕后英雄的参与,才让深圳这座现代化都市更加充满人情味,更加文明和谐。
也许只有身在深圳,才会感觉到生活在其中的便利与舒坦。而深圳市在环保方面做出的更多努力愈加让人惊喜,让人看到了深圳更为广阔的未来。让深圳的城市氛围更加趋向健康、文明、有序,让人们既可以享受到先进城市带来的便利,也可同时享受到如乡村般的清新空气。
深圳的发展是中国城市建设历史上的一个奇迹。深圳也以它特有的包容,接纳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承载了他们的梦想和希冀,给了他们一个绿色、和谐的心灵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