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之致沅弟【1292】2025-1-21(2)
致沅弟
同治二年1863五月十六日
沅弟左右:
十五日接弟初六、四、初十日三次信,十六日又接初八日信,具悉一切,所应复者,条例如左:
一、二浦既克,现依弟议,移韦守巢县、东关,梁、王、万三营守西梁山、铜城闸,腾出萧军分守二浦,刘军围攻九洑,鲍军南渡打东坝、二溧。另有公牍知会矣。
一、弟在湖南索取之药四万斤,银万两,绳十万,今日已到此间,除催令速行外,余又另解三万、米三千、子弹五万斤,又解还弟代济鲍营米一千九百石,均于日内成行。
一、陈氏即葬于安庆城外,已买得地一处,定于二十一日下肂si(假葬;暂厝。亦指埋棺之坎)。
一、靖毅公(曾国葆)墓志,此时可写矣,日内当忝数语寄去。
去年进兵雨花台,忠、侍以全力来援,俾浙沪皆大得手。今年攻克各石城,俾二浦速下,扬州、天、六之贼皆回南岸,此弟功之最大处。然此等无形之功,吾辈不宜形诸奏牍,并不必腾诸口说,见诸书牍。此是谦字之真工夫。所谓君子之所不可及,在人之所不见也。吾时时以何为殷鉴,望弟时时以和为殷鉴。比之向忠武,并不甚劣,弟不必郁郁也。顺问近好。
国藩手草
评点:无形之功不必说
因为曾国荃的吉字营去年围攻江宁,李秀成、李世贤的军队从浙江、上海一带增援江宁,因此使得左宗棠、李鸿章的军事进展得以顺利。又因为吉字营在江宁城外的成功,使得江浦、浦子口两地很快得以打下,江北的太平军南援,从而减轻了江北的军事压力。应该说,这都是曾国荃为整个江南战役所作出的贡献,但友军并不一定认账,朝廷也不一定清楚。老九有功被埋没、劳被忽视之感,希望借诸奏稿和书信告诉别人。曾氏劝老九不必这样做,因为这属于无形之功,即不是你有意为之,而是别人借了你的光。今世也常有这种事,类似老九心态的人也不少。笔者赞同曾氏的看法,这种功还是不表为好。你不表,人家或许在心里记下了;你一表,他以为你要分他的功劳而予以否定,那反为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