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相信生活中每个人都习惯是为自己在考虑,往往只有自己好了之后,才会考虑到别人。但我也相信每一个人的内心中都有一个善念存在。
我曾经被一张照片感动。照片中,一位行乞的老奶奶,衣衫褴褛,满面灰尘,佝偻的背影下,他一只手扶着拐杖,一只手抓着一把乞讨得到的零钱,伸给另一位断了双腿的乞讨者。我看到她的脸上当时还浮现着笑容。我的内心很温暖,我发现我仿佛看到了那位奶奶身上散发出来的那一道光。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当时觉得人间有一种真诚的关爱存在。
还有一个曾经让我掉泪的例子。一位名叫白方礼的老人,他在他74岁以后的生命中,靠着一脚一脚地蹬三轮,挣下35万元人民币,捐给了天津的多所大学、中学和小学,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但他的个人生活几近乞丐,他的私有财产账单上是一个零。他一年四季从头到脚穿戴的总是不配套的衣衫鞋帽,都是他从街头路边或垃圾堆里捡来的。那这35万元从何而来的呢?是他在夏天路面温度高达50摄氏度的炙烤下,在感冒发高烧到39摄氏度的情况下,蹬着车四处收破烂积攒来的。2005年9月23日,93岁的白方礼老人安详地离开。 蹬三轮近20年,35万善款,圆了300个贫困孩子上学梦。我觉得温暖,每次想到,热泪总是会在自己的眼眶中打转。回顾中,我常常在想,他对这个世间的理解,到底大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步,才能让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做出这样的坚持。我觉得这应该是是一种人间真诚的关爱。
但现实是,这份感动,往往我都是通过新闻报道来发现的,为什么会是如此?我反思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承认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很多种人,不管是生活环境一样还是不同,不该有的变化,总是难以发生。我承认这就是人性。有时候,我也会对别人付诸同情,但是这种同情,我真的觉得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部分。曾经看过的一段视频,一位失明者在演讲中说道:我看不见,但是我并不沮丧,我觉得我只是换了一个视角来看世界而已。当他说完这段话后,全场都为他鼓掌,我也是。但是我对于自己此时的感受存在疑惑,我不知道我当时到底是佩服他的坚毅还是欣赏他的睿智,但是我知道看不见对于一个人而言到底失去了什么,我虽然鼓掌,但是我无法真切体会到他真的如他说的那样,不沮丧。我其实有一种置身事外的庆幸之感,我觉得这不对,我不应该这样,但是我无法避免地承认,我当时的某一刻真的有这样去想。
这样的习惯其实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我们越来越没有耐心真正地去体会别人愿意跟我们说话谈心时所讲的关于自己的一些苦楚,能给的意见就是一些简单的安慰:没事,努力,加油哦。这样的回答,透露着敷衍,我们不是要真正去帮他们想办法,而是想说:好吧,到此为止,你的事情,我真的也没有办法。是否足够冷漠?是否让人寒心?因为这样,人人都滋生出一层保护膜,我们越来越厚黑,我们越来越感觉人情冷暖的存在好像真的只是在电视剧中。现实生活的最大意义,就是极度地圆滑与利己。不得不说,在这样的境遇下,什么都可以拿来贩卖。我的一个朋友说过一件他身边的事情,他的一个发小,家里的情况不好,最后结识了一位女孩,他们相爱,最后到了谈婚论嫁,但对于他的这位发小,他的困难重重,因为女方家属规定要娶自己的女儿,必须要给他一定数量的礼金,而朋友的发小家里条件很一般,面对这么多的礼金数目,一时根本给不出。于是女方家长直接中断他们的见面,再也不让自己的女儿与之见面,女方伤心,男方也焦急,女孩祈求自己的父母不要这样,自己是真的看对了眼,想要和她过日子,希望父母不要阻碍自己女儿的幸福,可她的父母怎么都不答应,女孩的父亲甚至还说到:我养个猪,还可以卖钱,我送个女,还亏本,这事绝对不干。事情后来的发展怎么样,我的朋友没再提起。
这个小故事中,人性冷漠到何种程度,有点令我想不通。人的情感和幸福已经被放在了最低的层次,早已被利益观所淹没,我会觉得恐慌,因为我害怕我自己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面。但事实上我就是生活在此处,那我该沮丧?我该麻木吗?为什么很多人并没有这样,我会想,我好像错过了什么,我回忆起一个故事。
宋代苏东坡到金山寺和佛印禅师打坐参禅,苏东坡觉得身心通畅,于是问禅师道:‘禅师!你看我
坐的样子怎么样?’
‘好庄严,像一尊佛!’
苏东坡听了非常高兴。佛印禅师接着问苏东坡道:‘学士!你看我坐的姿势怎么样?’
苏东坡从来不放过嘲弄禅师的机会,马上回答说:‘像一堆牛粪!’
佛印禅师听了也很高兴!禅师被自己喻为牛粪,竟无以为答,苏东坡心中以为赢了佛印禅师,于是逢人便说:‘我今天赢了!’
消息传到他妹妹苏小妹的耳中,妹妹就问道:‘哥哥!你究竟是怎么赢了禅师的?’苏东坡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地如实叙述了一遍。苏小妹天资超人,才华出众,她听了苏东坡得意的叙述之后,正色说:‘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中如佛,所以他看你如佛,而你心中像牛粪,所以你看禅师才像牛粪!’
苏东坡哑然,方知自己禅功不及佛印禅师。
我知道自己错过什么了,我错过了自己的眼光,我忽略了我的心态,就如苏轼一样,其实我之所以会恐慌,是因为我自己没有具备那种看佛的眼光,我感受到的大部分都是冷漠,为何?是因为我自己本心其实就是这样,我质疑人们的善意,怀疑自己的同情, 其实本质上就是自己的眼光在决定。
这样看来,那位乞讨的奶奶,那位不顾一切付出的老人白芳礼,他们之所以是那样,他们一定是具备了看事态,习惯用善意的眼光,他们的世界里一定是人人助我,我助人人的模样。他们是快乐的,他们是富足的,因为他们的心,在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