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女儿问我:“为何兄妹不能结婚?”
一、法律层面
根据《婚姻法》第7条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而且《婚姻登记条例》第6条第四款规定,属于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不予结婚登记。
故,兄妹结婚属于无效婚姻,国家法律是不认可的。对于并无实际血缘关系的养子、养女,同样符合以上规定。也有效避免了以养育之恩来逼婚。
二、生物学层面
兄妹之间的结合,属于近亲结婚。因为双方有着许多共同的基因,很多不利于生存的隐形有害基因会传递给后代。容易生出难以生存的孩子,如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等。
有专家研究,假设一种遗传病在人群里比例是1/1000,非近亲结婚后代患病风险是1/1000000,而近亲同胞结婚后代患病风险达1/8000。两者相差125倍,而且近亲结婚的新生儿死亡率高达80%。所以兄妹之间结婚,对后代危害极大。
近亲会使后代的遗传性疾病发病率增高,因为生物的遗传是通过基因传递信息来完成的。基因是遗传的物质基础,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后代,从而使父母的性状特点在子代得以表达。
每个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基因有l/2可能相同;所有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的基因也有1/2可能相同;爷孙、叔侄、舅甥等之间有1/4可能相同;而表姐妹、堂兄妹等之间则有1/8可能相同。
某些遗传性疾病,致病基因是隐性的,如果双方中一方带有这种基因,而另一方不带,则致病基因可被掩蔽,于是后代不发病。
只有当夫妇双方都携带这种隐性基因,后代才会发病。
因此,近亲结婚使隐性遗传病发病的机会增高,如白化病、先天性聋哑;小脑畸形、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等;还可以使多基因遗传病发病率增高,常见的有脑积水、脊柱裂、无脑儿、精神分裂症、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等。
除此之外,近亲婚配的风险还表现在后代婴儿死亡率增高,非近亲所生者死亡率为24‰,近亲所生者死亡率为81‰。还有人报道,近亲结婚的子女在20岁前死亡者达13.9%,而非近亲结婚仅为1.7%。这些差别是相当悬殊和不容忽视的。
三、伦理层面
生活里的每个人都会受到社会上政治、法律、伦理的支配或约束,而这里是构筑理性社会的支柱。而关于伦理道德也是约束的一种,常有五伦之说,即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其相处所遵循的方法即为伦理。
兄妹结婚,也有着很多伦理问题。如辈分称呼上的改变,论辈分别人管哥哥叫叔、妹妹叫侄女。结婚后,侄女可能会变成小舅妈或叔叔变小叔。尤其是在过年时,称呼上更是乱了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