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饭堂吃饭,每天都很欢乐。
这群85后90初的靓妈们,又能吃又能说,叽叽喳喳,聊娃,聊八卦,互相调侃,说呀说呀,永远都没有结束的样子!
饭堂其实很简单,准确说是简陋。在单位后面的荒地上,立着三间简易板房,可能是以前建筑公司留下来的,一间用作物业阿姨的休息室,一间用作杂物房,一间就是我们单位饭堂。
饭堂由一位本地阿姨负责,据说她从信用社退休,不喜欢在家带孙子,就出来继续挣外快。一个月两千多块,从买菜、煮饭、刷锅、洗碗、报账等等,阿姨全做。她手脚麻利,三十个人的午饭,十二点前都能煮好上桌,下午不到一点半收拾利索,锁门回家。
一开始,阿姨烧菜烧来烧去就固定四五个菜,基本隔天又一样,大家吃烦了,就给阿姨提意见,请她换点花样。阿姨说,买菜发愁,你们列个菜单吧。于是,办公室收集大家意见,每人报个菜名,凑成了一周共五餐的菜单。
阿姨很是厉害,来自五湖四海的同事,列的菜单也是五花八门,她基本都能按做。不过有一样,阿姨真是顾名思义了:紫菜蛋花汤!乍一看,哪有蛋?下勺一捞,才发现那么多荷包蛋!阿姨不知道,鸡蛋还要搅拌成蛋液淋到汤里!每每想到这个我就笑南方和北方的差异!
不过阿姨煮本地菜都很有特色,牡蛎煎蛋,鲜鱼汤,萝卜咸蒸蛋,还有自制酸菜,都是地地道道的好吃!作为一个外地人,我一直双手赞成食堂本地化,全部是本地菜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