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不断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信的传统医学科学,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做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受到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包括病因、病机、诊法、辩证、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中医临床的诊断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种方法,称为四诊。四诊各有其独特作用,不能相互取代,在临床上必须综合运用,才能对病症做出正确的判断。
中医临床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灸疗法、刮痧症法、推拿、拔罐疗法等。针灸疗法是指针刺或火灸人体穴位来治疗疾病;刮痧疗法是使体内的痧毒,即体内的病理产物得以外排,从而达到治愈痧证的目的;推拿是在人体经络腧穴及一定部位上施以特定的操作手法或肢体活动来防治疾病和保健强身的方法;拔罐则是能使施治部位造成充血现象,从而产生治疗作用的方法。
中医的起源与发展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古时代,我们的相先在与大自然需生作中就创造了原始医学,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释率,分现禁此食物能减轻成消除其此病症。这就是发现相应用中药的起源:在供火雨厉的基础上.发现用曾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上作属部取曙可消除某此病痛,通过反复实践和改进。逐渐产生了热灵法和负法:作使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过程中,发现人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另一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川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了经络学说。
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问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该书系统总结了在此之前的治疗经验和医学理论,结合当时的其他自然科学成就,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初步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汉之前,相传秦越人编著成《难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内容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补充了《黄帝内经》之不足。
秦汉时期,广大劳动人民和医药学家经过探索实践。编著出《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它总结了汉以前人们的药物知识,载药 365 种,并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
公元3世纪,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该书以六经辨伤寒,以脏腑辨杂病,确立了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与治疗原则,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西晋医家皇甫谧(215-282)撰成《针灸甲乙经》。该书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专书,其内容包括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针刺手法、刺禁、腧穴主治等。书中经过考查确定了当时的腧穴总数和穴位 349 个(包括单穴 49 个,双穴 300个),论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证与禁忌,总结了操作手法等,对世界针灸医学影响很大。
公元 610 年,巢元方等人集体编写了《诸病源候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因症候学专著。该书分别论述了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疾病的病因病理和症状。
公元 657 年,唐政府组织人集体编修《唐·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 。这是中国古代由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它比欧洲纽伦堡政府公元 1542 年颁行的《纽伦堡药典》早883 年。
唐代医家孙思邈(581-682)集毕生之精力,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书对临床各科、针负、食疗、顶防、养生等均合论述,尤其在营养缺乏性疾病防治方面,成就突出
公元 752 年,王焘善成《外台秘要》个书共40卷,1104门(据今核实为 1048 门 ),载方 6000 余首,可谓集唐以前方书之大成。
宋代,宋政府设立“太医局”,是培养小医人才的最高机构。钓学方法也有很大改进,如针灸医官王唯一曾设计铸造铜人两具(102年),精细刻制了十二经脉和 354 个穴位,作为针灸教学和号试医师之用。考试时,试官将铜人穴位注水,外川蜡封。受试者如取穴正确.可针进水出。是这中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创举。
公元 1057 年,宋政府专设“校正医书局”,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了搜集、整理、考证和校勘,目前我们所能读到的《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外台秘要》等,都是经过此次校订、刊行后流传下来的。
公元 12 至14 世纪的金元时代,中医学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其中具代表性的有四大家。
寒凉派。代表人物刘完素(1120-1200) ,认为伤寒(泛指发热性疾病)的各种症状多与“火热”有关,因而在治疗上多用寒凉药物。
攻下派。代表人物张从正(约公元 1156-1228) ,认为病由外邪侵人人体所生,一经致病,就应祛邪,故治疗多用汗、吐、下三法以攻邪。
补土派。代表人物李东垣(1180-1251) ,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疗时重在温补脾胃,因脾在五行学说中属“土”,故被后世称之为“补土派”
养阴派。代表人物朱震亨(1281-1358) ,认为人体常常阳气过盛,阴气不足,治疗疾病应以养阴降火为主。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历时 27 年之久,写成了《本草纲目》,收载药物 1892 种,附方 10000 多个,对中国和世界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大约在公元 11 世纪,中医即开始应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成为世界医学免疫学的先驱。公元 17 至19 世纪,由于传染病的不断流行,人们在同传染病做斗争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了温病学派。如明代吴有性认为传染病的发生, “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他称之为“戾气”。他指出“戾气”的传染途径是自口鼻而人,无论体质强弱,触之皆病。这就突破了中医学历来认为的病邪是由体表进人人体的传统理论,在细菌学尚未出现的17 世纪中叶,这无疑是一伟大创举。
到了清代,中医在治疗温病(包括传染性和非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方面的代表著作有叶桂的《温热论》、薛雪的《湿热条辨》、吴瑭的《温病条辨》及王士雄的《温热经纬》等。
清代医家王清任(1768-1831)根据尸体解剖和临床经验写成《医林改错》,改正了古代医书在人体解剖方面的一些错误,强调了解剖知识对医生的重要性,并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与治疗方法
近百年来,随着西医在中国广泛的传播,形成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存的局面。一些医家逐渐认识到中西医各有所长,因此试图把两种学术加以汇通,逐渐形成了中西医汇通学派。其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是:唐宗海(1862-1918)之《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朱沛文(约19 世纪中叶)之《华洋脏腑图像合纂》;张锡纯(1860-1933)之《医学衷中参西录》等。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以显著的疗效、浓郁的民族持色、独特的诊疗方法、系统的理论体系、浩瀚的文献史料,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成为人类医学宝库的共同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