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秦记
1
旅客们步履匆忙走出车站,绕过灰色城墙,消失在车流人海中。他们脚步带起的微尘还在身后升腾。这是西安的尘土,上午十点的阳光正好照亮它们——干燥,轻盈,浮在空中,等着车站涌出的下一波脚板将它们搅散。它们和秦砖、汉瓦应该同属于一个时代,而且就来自于相同的土壤,只不过那些经过塑形烧制,成了价值连城的文物,这些四散飘落,经风历雨,成了人间最微不足道的尘埃。
住处是提前订好的。西华门附近,四楼,两室两厅,除了宽大的睡床,还有厨房和吧台。隔壁是座小学,站在卫生间,能清晰听到孩子们的读书声。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旅游居住方式——自在起居,悠闲度日,把陌生城市的生活过到自己的日子里。出门时,一位大姐急匆匆冲进电梯间,随我们一块下到一楼,出来发觉走反了,又大笑着重回电梯,朝八楼奔去。
我们照例先找美食。回民街就在附近,两旁密集的招牌推销着各种西北风味:牛肉臊子面,麻酱酿皮,腊牛肉夹馍,馕饼锅盔,红柳烤肉,biangbiang面,胡辣汤……除了份大量足,还兼具结实扛饿的功能。我猜这些东西类似于潍坊的朝天锅,最初是给推车挑担的汉子们准备的,后来才演变成为当地名吃。当然,也有围着头巾的回族妇人在卖小巧的桂花糕。但最吸引我的还是鲜乌梅和油炸柿子饼,一个甜脆,一个香糯,吃罢叫人念念不忘。鲜核桃也好吃。晚上边看电视边剥核桃,核桃外皮尚湿,内皮软韧,剥离的过程颇类美女脱衣,轻轻一揭,便露出白若肌肤的果肉来。
2
几顿饭后,一种味道就顽固弥漫在了我的口腔。胡辣汤,灌汤包,羊杂汤,煮羊蹄,油茶麻花……无一例外地麻、辣、热、稠、膻。肠胃在委屈地拒绝,可在长长的弥漫着炭烧气味的回民街上我别无选择。我似乎看到了这条街的表情,就是自有一套规矩,你得遵从它,它却不肯迁就你的那种强硬。
车到临潼下起了小雨。梨园乐坊旁边,拳头大的梨子挂满水珠,让人生出许多联想。不远处就是贵妃沐浴的汤池,“温泉水滑洗凝脂”,想来也是这般梨花带雨的模样。雨中的骊山云遮雾绕,神秘悠远,这里发生过多故事,串联起来差不多就是一部中华风云史。离我最近的历史遗留是五间厅墙壁上的弹孔和兵谏亭边的蒋公藏身处。81年过去,硝烟散尽,枪声已远,如今的踏阶寻迹者,早已换了事不关己的路人。
骊山同样做着秦陵的背景。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地下沉睡两千多年的陶制军队被挖掘出来,日复一日接受着游客检阅。我端详他们的表情,端正、本分,看不出一点侵犯性。如果守在家里,应该是护妻爱子的好男人。几天后,我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看到了秦陵出土的兵器。其中一种叫做“铜镞”,40公分的铜杆上,可以安插尖利的箭头。箭头前窄后宽,在弩机助力下能够轻易穿透铠甲,插入身体,取人性命。也就是说,公元前200多年,坑道陶俑的原身们就是这样射杀别人,也被别人射杀。随着身体倒地,一些人永远和黄土融为一体,而在遥远的叫家的地方,他们的女人还在日夜痴盼良人归来。
为看晚上的实景舞剧《长恨歌》,我们在临潼多待了半日。雨渐渐大起来,收门票的保安却铁面无私,不肯放观众早一秒进场。等终于进到露天座区,已是大雨滂沱。我们狼狈不堪,却又暗生欢喜,盼望能经历一次雨中冒险。令人诧异的是,演出前一秒,大雨竟然戛然而止。此后演出顺利,直到演员谢幕,雨点才又飘落起来。如此巧之又巧,神乎其神,简直让人目瞪口呆。当下相信,浩浩三秦,确是万物有灵、诸神护佑的宝地。
3
远远就听到那人的声音。十字路口,一位五十开外的汉子正指挥交通。动作不甚规范,态度却不容置疑。“你们,站住!你们,往东走!”他过于严肃的样子让我笑起来。他的肤色,嗓门,态度,似乎更适合去黄土高坡指挥羊群。
几经询问,我们找到了东门外的孙家老店。上午9点多,就餐的多是老年人。他们不紧不慢掰着烤馍,看样子更像是来打发时光。我因了回民街上的体验,只象征性掰了半只馍。可牛肉泡馍一上来就后悔了。因为此汤不同彼汤,清润,油亮,配着腌制极好的甜蒜,一口下去,醇香之气从舌尖滚到到肠胃,汤汁似乎瞬间就被吸进了身体。佐餐的还有酸梅汤,是用山楂、乌梅、苹果干、黄桃干、玫瑰酱和蜂蜜现熬的汁子,拿来与泡馍搭配,清冽酸甜,醒胃解腻,竟然十分相宜。
几次出入长乐门后,箭楼成了我确定方位的标志。青砖高墙格外让人心安。有人在城墙上骑车,据说这是最文艺浪漫的举动,但我们选择了行走。比起文艺和浪漫,我和他更愿意享受眼前的古意。垛口有风吹来,依稀听到有人唱戏。我提出在城墙上留个影,结果他把我拍得十分凌乱。我边看边笑。觉得这个样子的留影,也挺好。
本想找家书店了解一下西安乃至陕西的历史,但我很快找到了更合适的地方——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前排着长长的队伍,那么多人——年轻的,年长的,城里的,外来的,长时间等在烈日下,就为一睹陕西古代文明的风采。展厅从一至三,从中国智慧的星火微光起步,一路向前,直至星汉灿烂,火光燎原。不时有外国游客在展品前驻足,听讲解员解释中国器物的奥妙。三个多月前,我也曾在圣彼得堡的辉煌宫殿里,感受那里的大国气象,而此刻,我站在中华文明的长廊中,只觉荣光照耀,满心自豪。
4
天气晴好。大慈恩寺内暗香浮动。导游指点着花木,说这是桂花,那是玉兰,取金玉满堂之意。她侃侃讲着塔寺由来,我的心思却游离出去。白云横在天空,大雁塔上风铃摇动,我站在桂花香气里,身心一片宁静。
又去了一次老孙家。饭后已经八点多,城墙亮起了灯,连大树都照得透亮。早听人说,白天西安,晚上长安,果然如此。灯火中的古城更加接近传说中的盛唐景象。
灯影里等公交车。突然有黑狗蹿出,吓起我一身寒毛。“百年修得同船渡”,不知远在异乡的这擦身一遇,是因了前世怎样的因缘。
5
西安的早晨,地面湿漉漉的。铺面早早开了张,主顾多是买早餐的短途游客。不节不假,仍有那么多人出来看世界,真是一件让人感动的事情。
导游热情教我们方言。其实几天来耳濡目染,我们已经不由自主想把音调平起来,降下去。看来山形地貌、人文环境对人的性格、口音乃至当地曲调都大有影响。我几次听公园里人们唱戏,吐字铿锵,发声豪迈,与京剧昆曲之娇柔婉转迥然不同。有人提醒,西安方言与日语颇近,又有人说,日本艺伎是典型唐风,由此说到日本的文字、建筑、礼仪、风俗,忽然觉得,小岛居民实在该来长安故地寻寻根。
原以为壶口瀑布也是丈崖涌泻,喷雪吐玉,在原上远眺,却只见黄土低平,并无高山流水景观。抱疑而趋,渐有闷雷入耳;再往前,浊水四流,水雾扑面;再近前,才知黄河入谷而成为瀑。正值汛期,量大水急,汹涌河水如万马奔腾呼啸而下,触壁后腾跃而起,弥散数丈,大有吞天吐地之势。瀑布左秦右晋,两省游客隔瀑相望,颇辨须眉,相互致意,格外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