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suo聊历史||元曲戏剧杂谈
作者||yesuo
太平盛世,歌舞升平。
要说哪个行当拥有的粉丝追捧者最多?当然得数娱乐业。而追溯娱乐业的发展史可以用两个字概括,戏剧。中国的戏剧分戏曲和话剧两大类,中国话剧是20世纪初由西方引入,其后发展为电影。而戏曲则是中国的传统戏剧,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世界三大古剧。
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发源于中国明清时期。另外还有一个著名的戏曲剧种叫昆剧,是只用昆山腔来演绎故事的剧种,而作为国剧的京剧则是在昆剧的基础上糅合了秦腔等多种曲调形式所形成的。
戏曲界有个专用术语叫“声腔”,是指音乐和演唱的腔调。在中国戏曲史上有“四大声腔”之称,即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江苏的“昆山腔”、江西的“弋阳腔”。而这四大声腔大家发现没有,都来自南方,明代徐渭(徐文长)将之命名,那四大声腔均演化自一个古老的剧种叫“南戏”。
南戏,被称百戏之祖。明代吴中四才子之一祝允明(祝枝山)在《猥谈》中说:“南戏出于宣和(1119~1125)之后,南渡(1127年)之际,谓之温州杂剧。”宣和,北宋宋徽宗的最后一个年号,靖康二年(1127年),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同时被金军掳走,康王赵构率群臣南渡建南宋,后都临安(杭州)。
南戏,这种流行于中国南方民间的乡野小调,不登大雅之堂,但很受民众喜欢。朝廷南迁,带来了南方都市的繁华富庶,因商业发达、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日益壮大,民众对文化娱乐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这种戏很快就流行开来。
那南戏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东东?跳两段艳舞,表演个滑稽戏,和今天的“二人转”差不多。其实这种演艺模式在秦汉的时候就有了,那时候叫“百戏”,以杂耍为主,当然也有歌舞以及简单的故事情节人物表演。
要说比较官方点的叫“乐府”,是汉武帝专门成立的一个官方音乐机构,乐府体这个从《诗经》、《楚辞》发展而来的创作模式,就同今天谱词作曲一样,自汉朝以来流传下很多乐府诗。后来乐府诗越写越长,故事表演性也就更强,出了被称“乐府双壁”的《孔雀东南飞》(东汉末年)和《木兰辞》(南北朝)两首经典。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两首诗上学的时候都学过,虽不能全文背诵,但印象深刻。其实作为汉乐府的开山鼻祖,是汉高祖的那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作为大老粗一个的汉高祖刘邦,有次在击败英布叛军回到故乡沛县,呼朋唤友聚会欢饮的时候,突然诗兴大发,即席吟诗一首,所以就有了上面三句半一样的《大风歌》,估计凭刘邦的水平,三句后实在是写不下去了,于是在手下人一片叫好声中就这样结束了。
乐府到了唐代改称“教坊”,从汉唐到北宋,歌舞演艺基本上都是宫廷及达官贵人们所享用的东西。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个超级会玩的皇帝,他创立了“梨园”,也就是把皇家梨园改造成了一个戏曲大舞台,纠集了一帮子人在那吹拉弹唱,跳“霓裳羽衣舞”。
到了南宋,当一众达官贵人南渡到江南,突然发现南戏这玩意儿在民间流行,心里一下子是接受不了的。怎么我们富贵人家玩的东西乡下人也玩,而且玩得比我们还好?
与南方人的吴侬软语不同,北方民间其实也流行一种戏曲叫“杂剧”,杂剧起于宋,兴于元。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元朝是戏曲发展的黄金期,“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分别代表了不同流派元杂剧的巅峰。
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墙头马上》、马致远的《汉宫秋》、郑光祖的《倩女幽魂》,大家肯定会疑惑,四大家中怎么没有著《西厢记》的王实甫?或许当时《西厢记》的名气还不是很大吧。还有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后来也蛮出名。
除了大部头的杂剧,元曲还包括了一种样式叫“散曲”,同唐诗宋词汉乐府一样,散曲是一种更为完备的既有词又能唱的文学体裁,每首散曲都有“曲牌”,比如“天净沙”、“山坡羊”等都是曲牌名,同一曲牌曲调相同,相当于曲谱,发展到今天其实跟流行歌曲一样一样的。
清代刘熙载在《艺概·曲概》中,把散曲分为三品,一曰深情,一曰豪旷,一曰婉丽。元散曲的开山鼻祖是金末元初的元好问,他留下的传世之作《摸鱼儿·雁丘词》起首句“恨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可谓经典。
元散曲前期以“豪放派”为主,主要的代表人物关汉卿、马致远等,其中马致远被称为“曲状元”,他的《天净沙·秋思》非常有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元散曲后期以“清丽派”为主,主要的代表人物有张可久、乔吉、张养浩等。张可久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虽然张可久的小曲作品最多,也最受欢迎,但能作为经典流传的却不多,而张养浩的这篇《山坡羊·潼关怀古》则一直为后人所提起。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元朝,像张养浩这样既才高八斗又身居高位,勤政为民、廉洁自律且是汉人的人物可谓凤毛麟角,那他究竟有何过人之处?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年少好学多才、少不了贵人提携。
翻开张养浩的人生履历,其父张郁从商,积累了较为丰厚的经济基础,张养浩年少聪明性善、酷爱读书,以至于父母担心儿子读坏身体而劝其不要读了。19岁那年,张养浩游济南作《白云楼赋》为山东按察使焦遂看中。23岁那年,因文章出彩被平章政事不忽木看中。26岁那年,结识了元朝著名政治家元明善。张养浩历经元成宗、元武宗朝,到元仁宗时又被仁宗看中,助仁宗恢复废弃多年的科举考试。
元曲中名气最大的当然要算关汉卿,这位自称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的风流浪子,才高八斗,但在元朝那种轻视华夏文化、压制汉族人的高压环境中,没有张养浩那样幸运,仕途无望,所以元朝像关汉卿那样通过谱曲写剧寄托情怀的文人墨客很多。
文人落魄多流连于风月,而在元代出了位著名的青楼女子,艺名“珠帘秀”,后辈尊称“朱娘娘”,是著名的戏剧皇后,和当今文艺圈巩俐、范冰冰差不多的角色,也或许可称为中国戏剧界的祖师娘。
在元朝有北杂剧、南南戏之说,即北方流行相对官方的杂剧,南方流行相对民间的南戏。后来随着杂剧的南移,南戏充分吸收了杂剧的养分,南北合流,使得南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元末高明(高则诚)根据《赵贞女》改编的《琵琶记》被称为南戏传奇之祖,将南戏推向了巅峰。
《琵琶记》、《拜月亭》、《荆钗记》、《白兔记》、《杀狗记》,南戏五大传奇,均诞生于元明之际。到明朝中叶,南戏发展更为完善规范,中国的舞台戏剧基本成型,一般称为“明清传奇”。
明清传奇的代表曲目有:明朝李开先的《宝剑记》、梁辰鱼的《浣纱记》、汤显祖的《牡丹亭》、沈璟的《义侠记》、孟称舜的《娇红记》;清朝李渔的《风筝误》、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
清朝乾隆皇帝也是位会玩的主儿,随着四大徽班进京,京剧兴盛,传奇和昆曲开始衰落,京昆之争在中国戏曲界又被称为“花雅之争”,说白了就是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之争,昆剧因为受文人雅士和艺术专家追捧而称为雅剧。京剧这种样式终于因为乾隆皇帝、慈禧太后的喜欢而最终取代昆剧成为了中国的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