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题目是四千比四万,0的位置没有标错。
最近北京的房价又开始蠢蠢在涨,而一篇《北京房价到底打败了多少经济学原理》文章更是霸屏,但是对我来说,10万一平,20万一平都差不多,因为都远在我能力范围之外。
马云说他不喜欢钱,不想当首富。这句话有一半是可信的,因为钱多到超过某个临界点后,其边际效应几乎为0,变成数字了。
假设说我现在能买得起2万一平的房子,小两居50平,总价100万。但因为慢半拍,不到1个月,房价涨了25%,变成2.5万一平,总价涨到125万。首付是3成的话,即意味着我要多拿到7.5万。原来手里头就刚刚有30万多一点,突然多出7.5万的预算外支出,如果不借,房子买不成了。如果去借,一般是向亲戚朋友、同学同事,且通常是非长期的,我得计划着多久还,拿什么来还。因为我就一工薪阶层,在可预见的时间里每月收入是固定的。而且买了房子后,房贷要吃掉一大部分收入,加上日常家庭支出,根本没有什么余钱,7.5万如何还呢?这可愁煞人。
如果7.5万也可以放在房贷里,一贷就20年、30年,平均到每月,可能就多还几百块钱。这个时候可能不觉得房价涨25%是不是很多。
讲一个真实的案例。
有个老乡,叫C哥吧,去年买了车,首付3成,剩余贷款的。当时他手里有6万存款,本来是计划买8万以内的A级车,但就在看车过程中了解到原来买车还可以贷款,甚至有些只要首付3成,而且不要利息,只要一个5%的手续费,在销售人员的鼓动下,买车的标准不断提高,最后买了一款18万的B级车,首付5.4万,购置税1.8万,保险8000,初次一共支付7万。6万存款不够,向朋友再借了一万。
余款12.6万,手续费6300,一共13.23万,分三年还,每月3675元。
C哥每月收入在5000-8000之间,现在每月要还3675元,加上养车,生生每月就去掉4000多,剩下的才是生活开支,好几个月是入不敷出。加之还借了朋友一万,根本没有余钱去还。这时才知道负债的压力,品尝到了“贷款”的魅力,高高兴兴地买车现在变成一桩苦恼事。买车当时甚为得意,有贷款,作为一个打工仔,也可以买辆好车,觉得贷款是个好东西。
一下子负债13万,当时存款只有6万,杠杆是2倍多,但并不让人觉得有什么。但当每月还款占到收入的一半甚至更多时,对生活的影响当下体现,这里觉得4000多块钱好多啊。有它,生活质量打折又打折,而且还有精神压力,万一哪天被炒鱿鱼了,生活怎么过。没它,生活甚至稳定和和安乐,多少有点存款,家里有个“万一”也不用太担忧。4000,多吗?不多。这大概是普工的平均工资,是深圳平均工资的一半。
最后说点房子。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时间并不长,很多人父母非并没有经历背负房贷20年、30年的亲身经历,我们也是跟着社会命运的安排结婚生子,买房背债,但未来到底会怎么,真的不好估计。
对于不少人,特别是来自普通家庭的,房子的杠杆绝不仅是首付3成所显示的3.33倍,首付很多是举全家人之力凑的。如果房价继续不断上涨,收入也不断增加,买房子也就苦苦前面几年。但是如果收入滞涨,房价稳定,看不到苦日子的尽头,就会出现C哥的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