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定要让学生让孩子自立。爱孩子,不是一味的溺爱,不是总捧在手上,抱在怀里。就像孩子小时候,我们要抱在身上;等到稍大了学走路,要扶着走;再大点,就一定要放手,让孩子独自去尝试,这样才能走得更稳当更快。对待孩子的成长,就像走路一样是一个理。
南老师举例说安徽人养孩子,“古时便把十二三岁的孩子送出来当学徒,绝对没有像我们现在父母这样溺爱。一个孩子要自立,父母只要希望他有一口饭吃,不要做坏事,出来做什么事业都是他的本事与命运。”确实这样的,我们还有一句话叫‘恩里生害’爱孩子,爱得太多了,反过来是害他不能自立,站不起来。
读到这里,我想起了安徒生自幼家境贫寒,很小的时候父亲去世,他在13岁的时候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离家到哥本哈根求学,刚开始的时候非常艰难,连生存都是问题,还遭到别人的冷漠和白眼,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在逆境中一步一步的走过来,不断的成长,最后成了诗人、剧作家和童话大师。是自立造就了他的一生,安徒生的母亲也是非常的爱他,但对于他很小离开家乡这件事情,却没有去阻拦,不断写信去支持他在外面开创自己的事业,追求自己的理想。
第二,父母不要一味的想让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
每个孩子是有差异的,尽管中国的文化里边相信孩子的成就,是由先天的秉性和后天的努力共同来成就的,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孩子先天秉性的差异,这一块儿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家庭能给孩子的教育,学校能给孩子的教育,只是去激发,去引导,教育非常有局限性,要看到孩子们的差异。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交会孩子们基本的生活技能,学会谋生的职业技能,而非让孩子个个考100分,都上名牌大学才是成功。作为家长一定要先教给孩子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例如洒扫应对,不要把自己一生的缺憾,做不到的事,都寄希望在下一代身上,这样是会产生焦虑感的,对孩子的成长反而有害。
2019年5月28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