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 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 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 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 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诗经的这首诗使我想起了《战火兄弟连》最后一集中,那个德国将军的面对自己的士兵所说的话。
“你们英勇而骄傲的为祖国作战,
你们是不平凡的一群,
你们彼此紧密相联,
这样的友谊只存在战火中,
你们共同使用一个散兵坑,在最需要的时刻彼此扶持,
你们看过死亡,一起接受磨难,
我很骄傲能与你们每个人共同服役”
“谁今日与我共同浴血,他就是我的兄弟”
这些都是对一类特殊的群体人之间感情的概括——战友情,这是一种特殊的经历、特殊环境下锻造的感情,在平常人的观念中也许体会不到。那相互扶持一把的感觉,那最后一块饼干、最后一口水可以两人分享的情谊,在今天这样的物质丰富、精神缺失的大环境下,是一种精神的礼拜。
据说,秦军作战每个战士的物资军服都是由自己准备的,试想在远隔故土乡人万里的边关,能有一个将自己的军服,与我一起御寒的人,他难道不是自己的兄弟吗,当炮火在耳边响起,炸弹在身边爆炸,在同一个掩体中,有与我一起见证死亡的人,他不是我的兄弟吗。
今天,在和平年代也许不再会经历那样的战火环境,也许战友之间的感情不会有那么深刻,当脱下军装的那刻起,我们会想起在那段艰苦岁月中的我的战友兄弟。(记于2009年离开原单位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