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我家门口有条大公路,是赶集的必经之地。(后来我们搬家了,不再靠近公路了。)每天早上十点左右,总会有一位身材矮小的老大爷,骑着一台苹果绿的的小型三摩车从公路上经过;车尾厢里载着一个一米多长的玻璃箱子,箱子里头叠着十几个圆圆的发糕。老大爷总是一边缓缓开车 ,一边大声吆喝:卖发糕啰!卖隔夜臭馊的发糕!
我总是疑惑:臭馊的发糕,会有人买么?因此,我从来没有买过。
事实证明我是多虑了。在市集上每次看见老大爷的三摩车总是被人围个水泄不通,电车,摩托车,甚至小车的车主总会在他面前停下来,每个人都掏出几块钱,拿起一袋子发糕,才满意地扬长而去。
我更加奇怪,臭馊的发糕为什么那么受欢迎呢?于是我好奇地加入了发糕购买大军,买了一次之后,仿佛被人下了蛊,以后每逢赶集遇到老大爷的苹果绿车,都会自动开启停车购买模式。饶是这样,也是扑空的时候居多,因为发糕都卖光了。
老大爷的发糕,真是太好吃了。
老大爷的车子上有两种发糕,一种是白色的大米糕,俗称味糕,有着淡淡的清香,口感弹牙坚韧,食完总觉得齿颊留香。另一种是糖糕,用黄糖水混合米粉加酵母蒸发出来的,糕身呈淡淡的黄色,柔软如海绵,入口甜润,糯而不腻,是老人和孩子们最喜欢吃的,当然也是最好卖的。基本上吃过老大爷的糕的人,都会成为回头客。别人那里卖的发糕,虽然形状一样,可是一入口又干又涩,真是无法下咽。
我问老大爷:你为什么说你的发糕是臭馊的呢?
老大爷笑了笑:习惯了,几十年我都是这样叫的。
我又问:老大爷,为什么你做的的发糕和别人的不一样呢?
老大爷说:我用的都是自己种的稻米碾成的粉,全程都是自己手工揉的,揉出的米粉才筋道,红糖的量一定要下足,米粉醒的时间要足一个小时,要用大火猛蒸。可多工序了。你别看我出来两三个小时就卖完了一车糕,可在半夜里我总是一二点钟就起床干活了,一直忙到天亮才做好一车的糕。慢出细活,急不来的。
这个我相信,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美食也是这样,你放进口里只须一秒钟,可打磨出这份美食的却要不眠不休数十个小时,只为得到最佳的口感。
我再问:老大爷,你做发糕的手艺有没有传给你儿子呀?
老大爷摇摇头,有点黯然:年轻人都不愿做这个,太辛苦了。随便去哪个工地搬砖八个小时都有几百块收入,还不用熬夜。忽然他笑了笑说:我两个儿子都是大学生呢,我靠卖发糕,供了两个大学生出来。他们都在城市里落脚了。他们都叫我不要做了,享享清福。可我卖了一辈子的发糕,一天不做心就慌;而且熟客们都说,吃惯了我的发糕,吃别人的都觉得不好吃。哎,我还是继续做发糕吧,一直做到干不动的那天为止。
时针指向了两点,老大爷开着他的苹果绿回家了,他矮小的背影在我眼里忽然变得十分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