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4
好久没有更新了,从今天开始恢复。😘
做学问的基本信念:相信凡事皆有规律。 爱因斯坦就曾经想把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统一于其构造的“统一场”内。研究事物规律的信念之一就是希望通过研究对已知规律的探索获得预测未知(未来)的能力,爱因斯坦在提出广义相对论的时候就成功预测过3个重要效应:其中一条是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偏转,这一预言最终得到了天文观测的证实。
预期收入流决定资产的现值。资产现值的定义:等于预期的未来收入流的折现和。
预期这两个字其实体现了一种不确定性,现值的价值会随人们心理的预期价值而改变,比如如果一样商品在未来预期会发挥很大的价值,受到市场的欢迎,那么即使它在初创阶段实际价值不高,未来的预期也会为它增加现值。
人们时刻在形成、比较、交换和修正对未来的预期。
消息披露过程决定价格变化节奏。“只有新的知识才能改变预期。”
只有新的消息才能够导致资源现有价格的变化,现有的消息已经对之前预期(即现在)的价格产生过变化。没有新的消息,资产的价格就不会发生变化。好比我们在购物网站上贩卖东西,如果某商品是独家贩卖又十分受到市场的青睐,不免会被某些山寨店铺盯上售卖同款,这样一来就会对商品的预期和现值产生影响。这一变化的来源正是新的知识的披露。
价格的波动为什么是随机的?
我个人对这句话最熟悉的来源于价格和价值关系:受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当然这里不涉及供求关系,它是说由于新消息披露的过程本身是随机的,不可预测的。我还是以之前的例子来做描述好了,假设由于原材料短缺,原店铺掌握了市场上现有的所有原材料,如果其他店铺坚持仿冒的话就必须重新定染、出缸,这样一来就大大增加了风险和出货时间,商品的预期和现值又会基本回升到原先的水平,也就是说对未来的不可预测性造成了价格波动的随机性。
人们对新消息做出反应需要多长时间?
这个使用科学知识消化信息的过程是十分短暂的。2013年9月18日下午两点,美国联邦储备局要宣布一个重大的货币政策,这个政策会对当天的市场交易产生重大的影响。两点整消息一宣布,市场就做出了剧烈的反应。
从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14:00消息一宣布芝加哥商品期货交易所做出的反应。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马尔基尔(Burton G. Malkiel)著有一本投资经典《漫步华尔街》(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1973)中心思想是告诫人们不要相信研究和股市规律。
思考题:股市到底有没有泡沫,为什么?
答:关于股市泡沫,稍微有点经济学知识的人都应该听说过泡沫经济这个词,最近影响力最大的一次应该还是8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当时的日本市场股市交易极度活跃,金融证券、房地产等行业的市场价格脱离实际大幅度上涨,造成表面繁荣的经济现象。股市泡沫的定义与之类似,是指股市短期疯涨,市盈利急剧攀升,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即产生股市泡沫。我认为股市是存在泡沫的,我们前面说了商品的价格是根据供求关系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整体上长期而言的股市应该是在一个正常、健康的范围内成长的,但是股市中的个股当有人利用资金、人力、工具、舆论,比如电视上某投资专家对对某某股的分析,从而产生泡沫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