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划分青春期,我想是从初一开始。
隔壁家大两岁的姐姐,开始一摞一摞送我她的二手杂志,大都是《花火》《爱格》这样的。我沉迷于这些青春言情文学,放学后一头扎进这些短小青涩的爱情故事,免不得代入清冷又多愁善感的女主身份。
在学校,我依然立住好学生的人设,开始小心翼翼观察周围的男生,但凡关系好些,能多说几句话,稍稍有好感,我都恨不得自己写出一本言情小说。我开始将心事写在日记本上,写得晦涩又矫情,开始关注喜欢的男生,他一定是清瘦,文静,有好看的侧脸,又会打篮球。开始适宜地表现出合群,和大家打成一片;也适宜地表现得孤独、安静,一个人趴在桌上看着窗外。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青春期姑娘都是这样,反正觉得自己很独特又很美好。
初中喜欢的小男生,会下课跑到他座位上和他说话,要装作和他有共同话题。会看他打篮球,悄悄买一瓶水放在他的座位上,上课的时候他看向我再回给他一个略带害羞的微笑。我大概也并不惹他讨厌,是一个非常值得信赖的朋友,慢慢变得熟络起来。后来,我们经常在课上传纸条,把懵懵懂懂的喜欢全都写在纸上,因为这些,无聊的课堂都变成有趣的回忆。青春期的喜欢和快乐就是这么的简单。
很多个课间,两个人坐在座位上说话,教室喧闹却觉得此刻世界安静得只有我们两个人。晚上他会偷拿他爸的手机,悄悄跟我发短信。我们会在狂欢的人群里互相看向对方,会在难过失意的时候,陪着彼此。会在天气晴朗的春日,和同学一起跑到山头,只是因为想找个机会在一起。听说他参加补习班,我决定也去补习,父母一脸诧异说你需要补习吗,也都不过是我的小把戏啊。青春期的我们拼命把自己假装成大人模样,假装自己是情场高手,实际上喜欢的男生的手都没牵过。我们在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里,想要找一个出口,可以交谈心事和天马行空,我们觉得我们是一路人,我们觉得这便是爱情。
我把这个男孩的温暖和美好全部写在心事本本上,回忆有过的悸动瞬间,脑补虚无缥缈的未来。那个时候他父母做服装生意,我会在周末故意溜到他们店去买衣服,也不过是想偶遇他罢了。许多年后想起来,都会觉得年轻真好,因为喜欢变得勇敢,成年之后反倒畏畏缩缩,计算得失而故作稳重。
长大会慢慢告诉我们,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永远在一起的,我们都知道以后会走不同的路,他对我说但是我们永远是好朋友。毕业的时候我们笑着和同学合照,也终于站到了他的身边有了一张我们的合照。年纪轻轻的我们,已然会好好开始和好好结束,那个时候我觉得我的青春期也结束了。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还是会想起他,会翻看我的心事本本,会想着什么时候可以和这个好朋友再见面。我会回头看,但是我知道那些都是过去,我应该向前走。走着走着就变得模糊,我们也越来越远,我们不是好朋友了,其实我们几乎没有联系了。而每次想起我的中学时代,我还是会想起关于这个男孩的时光碎片,这些在一起拼成了我有光亮的少女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