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原则
散信息:
书中的内容就和书名一样,是他在生活、工作、学习的过程中总结的各项原则。之所以看过之后就变成了脑残粉,是因为我发现: 他整理出来放在那里的原则,所有的原则我都认同 。
元认知:
为什么你在关键时刻总是选错?
正确思考并践行这方面,我也是一个人的脑残粉,这个人就是:
Ray Dalio
Ray 的成功秘诀是什么?他在《原则》中做了真正“言无不尽”的描述。核心是这样一句话:
我们必须渴求真相,要渴求到为了换取真相甚至不惜被羞辱的地步。
整理自己的原则,其实很难,因为时常要面对冲突、失败与羞辱,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人其实没有原则的根本原因,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有属于自己的必须坚守的原则的根本原因。
硬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是你要梳理出自己对于每件事的原则。还记得我们曾经说过什么最重要吗?
选择。
而我们之所以在重要的抉择面前束手无策,就是因为平时并没有对自己的原则进行过打磨。
可 Ray Dalio 的这本书给我们这些普通人设定了一个很好的起点,他帮我们总结了制定原则的“基本原则”:
这个原则既然这么重要,那它意味着什么?
如果我坚守这个原则的话,有什么事情是我绝对不能做的?有什么事情是我必须做的,不得不做的?
在我坚守这个原则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阻力是什么?我是如何克服那些阻力的?
在我坚守这个原则的过程中,我学到了什么?
在长期坚守这个原则的过程中,我吃了哪些亏,得了哪些便宜,总体上的得失如何?
看了这么长时间专栏的朋友,想必也和我一样欣赏这些拥有方法论的人了。
软知识 :
我自己在一路成长的过程中,也零零散散地记录了很多自己的原则,有关工作的,有关生活的,有关家人的,有关方方面面的原则。虽然还不是很系统,虽然还在不停地修正,但事实就是:
有原则比没有原则强;
有零碎的众多原则比只有几个原则强;
有系统的原则比有零碎的众多原则强。
我从 2005 年开始在网上写博客,如果你从那时候就看我的文章,应该会知道我所坚守过的原则:
永远只选择鼓励他人
绝不与他人公开争吵
相信试错常常是进步的唯一途径
相信 “教” 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长期保持耐心才能看到最后的结果
做了再说,而不是说了也不做
......
我一想,确实如此。这么多年来,我作为一个“鸡汤作家”,每天做的事情不就是鼓励大家践行,并以身作则地和大家一起成长吗。我当然也希望我写的原则能够鼓励其他人把自己的原则也写下来。
51期:如何得到满意的好答案?——提问
散信息:
很多学生在面对学霸时,都会羡慕他们超强的解题能力,貌似任何问题在他们面前都不是难题,动动手指头就可以轻松破解。但是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观察,我发现那些学霸真正牛的地方不是他们回答问题的能力,而是他们提出好问题的能力 。
我现在也开了不少公司,有很多人力部门的小朋友需要招聘面试。他们会问我应该问面试者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更容易了解这个面试对象。我通常给出的答案都是:
你问他们什么其实没那么重要,他们问你什么才更加重要。
没有几个人能够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愿意坦诚的承认这一点。比如那些毫无从商经验的老师,没有结过婚的邻居,没有离开过小城市的长辈,当你向他们请教的时候,他们也会给你很多建议。但这无异于问道于盲,也就是说即便是一个盲人,只要被询问也只好逼自己说出一个道理。更何况一个来找工作的面试者,就更不会向你坦诚展示自己“无知”的一面了。
而反过来,如果你把面试者摆在一个提问的位置,让他向你提出问题,你来做出相应的回答,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如果他没有针对这个行业的仔细思考,或者没有对应聘工作做过相应的调研,基本上是不会问出什么有质量的问题。
这一点有点像幽默感。人们身上很多的特质都可以通过短暂的努力伪装出来,但幽默感却无法伪装,一秒钟都不行。如果你不是一个有幽默感的人,却在那里硬讲笑话,马上就会被看穿。
元认知:
其实不光是学生,能够提出好问题的人不论到哪里都不会做得太差,因为如果一个人能够提出质量非常高的问题,起码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他有非常强大的自学能力。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我们就可以知道,老师其实也只不过是自学能力强的学生罢了。你以为你碰到的那些英语老师真的什么都懂吗?不是这样的。他们和你们一样也是学生,只不过多了一个技能:遇到不会的问题的时候,他们知道如何查词典,如何查语法书,如何参考不同的词典和语法书,仅此而已 。
硬知识:
关于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其实在网上已经有了非常多不错的教程,其中我想给大家推荐的是一篇较为“古老”的文章。它是由一位美国有名的软件工程师 Eric Steven Raymond 编写的,最早发布于 2001 年,现在已经是 3.10 版本了。
教程地址:
http://www.catb.org/esr/faqs/smart-questions.html
Eric 在这篇教程里列举了非常多切实可行的提问原则,并且给出了对应的例子。其中有三条原则,我觉得是最重要的
一、只要是搜索引擎能回答的就别问别人
对,有问题问别人不丢人。可时代变了,现在应该是这样的: 问人之前不先问问搜索引擎是可耻的 。
软知识:
这些学生很少提问,多数时间都在一个人查词典,翻材料,自顾自地折腾,但是只要他某天突然找到你问问题,那问题的质量一定是相当高的,并且也需要你费一番心思才可以解答。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们不妨来看看一个好问题背后都有哪些要素。
首先,这个问题一定无法通过简单的搜索就得到答案。
其次,这个问题有充足的背景信息支撑。尽管表面上来看这样提问和“这句话怎么翻译?”区别不大,但实际上却有着天壤之别。首先自己清楚地知道发问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理解句子),其次,被问的人也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如何答才能让提问者弄明白。你看,仅仅是对于目标定义的不精确,就让一个原本可能被回答的问题变成无解的问题。我们在提问的时候,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我有没有局限于局部而忘记了整体。
最后,一个好问题不会是纯粹的索取。一个好的提问者所秉持的姿态更接近与“讨论”,而非“索取”。
三、要方便他人回答
即便是一个简短的问题,也要完整,这样才能方便他人回答。比如“《动物农庄》和《围城》那本书更好?”就不如“我要去海南度假一周,每天会有两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希望找本书读一读,不知道《动物农庄》和《围城》应该选哪一本?或者有什么其他书可以推荐吗?”
完整并不需要长篇累牍,只要言简意赅地把主要信息说出来就可以了。
那有没有一个相对稳妥的方法能够保证对方好回答呢?答案是:
尽量问对方选择题。
一来你提供的选项会让对方觉得你花了时间去研究解决方法,二来他们在这种基础上的回答也会更有针对性。如果你怕自己提供的选项不足够好,不妨加上一个开放式的选项,让对方如果想展开叙述,也有相应的机会。
52期:执行力差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执行力
散信息:
这也许是个公开的秘密:
我们的身体里有不止一个自我。
为什么是公开的秘密呢?因为关于我们的身体里“好像”有不止一个“自我”这事儿,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了,只不过,长期以来没有足够合理精准的解释。两千多年前,苏格拉底和斐德罗就讨论过这事儿,柏拉图做了记录。苏格拉底很聪明,他相信聪明人是不用记录的,只需要用脑子记住就可以了…… 幸亏柏拉图觉得自己笨,于是,把苏格拉底的对话都记录下来了……
他们当时认为,人的灵魂有三重本质,还为此画了一个图,一个骑手,驾驭着一辆由一黑一白两匹带着翅膀的马拉着的战车。黑色的马代表欲望灵魂,白色的马代表意志灵魂,而那个骑手,代表理性灵魂,他要驾驭着这两匹神驹勇往直前……
们人类的大脑分为三层,最里面的那一层,在爬行动物时代就发展好了,我们不妨把它称为“鳄鱼大脑”,它用来指导我们的身体完成各种应激反应,就好像鳄鱼那样。鳄鱼只有这一层大脑,它们没有情绪,没有理智,只有 5 种应激反应,都可以用 F 开头的单词描述,就在地球上生存了这么多年:
1. 如果入侵者是同类,同性,且并不比自己更强壮,那么,Fight!
2. 如果入侵者是同类,同性,且比自己更强壮,那么,Flee!
3. 如果入侵者是同类,异性,那么,Fuck!
4. 如果入侵者不是同类,管它是同性还是异性,只要不比自己更强壮,那么,Feed!
5. 如果以上皆不是,那么,Freeze……
人类的第二层大脑,在哺乳动物时代就发展出来了,我们不妨把它称为“猴子大脑”。简单来讲,这一层大脑用来生成各种情绪,包括最基本的恐惧、兴奋等等,这样的情绪,实际上是对各种外部刺激的高级综合反应,感受到危险要产生恐惧,以便迅速逃离;见到猎物要足够兴奋,以便身体各个部分协调起来足够有效率…… 顺带说,你看,家里的宠物虽然没有理性,但有情绪,它们也会开心,也会难过,也会兴奋,也会害怕……
人类最终发展出了几乎独一无二的第三层大脑,学称为前脑额叶,不夸张地讲,一切的人类文明,都建立在前脑额叶之上或者之中。
每个人都经历过很多次“突然之间大脑一片空白”…… 你知道那时候你的体内发生了什么事情吗?大抵上是这样的:
我们的脑细胞活跃是需要大量能量的,比如氧分,比如血糖……
我们的心脏位置决定了大脑所需要的能量,最先输送到最内层的大脑,即,鳄鱼大脑,然后才能到猴子大脑,最后才能抵达人类大脑,即,前脑额叶区域……
当我们突然受到惊吓,或者突然情绪激动的时候,最内两层的脑细胞最先活跃起来,用掉了大量的能量,因此最外层处理理性的大脑区域完全没有能量供给,于是,只能“暂时休眠”……
元认知:
如果你会做,直接做就是了。如果不会做,当然是要去学了!学会了就开始做,如果学不会,那原本就应该接着学…… 可是绝大多数人在这里就选择了“不了了之”。还有更狠、更气人的情况:
明知道这事儿应该怎么做,甚至每一步都很清楚,可就是不做、没做;也不是不想做,但反正不是今天做,明天呗?
最气人的情况是这样的:
也不是没做,做过,很早就做过,但就是没有持续做…… 反正也不知道为啥。
上面那张图里,虚线的部分,实际上是绝大多数人终生不断循环的路径,虽然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应该走那条实线的路径,可真的不知道为什么,最终就是没在那条路上…… 我都听见你们心里在叹气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执行力,并且都有很强的执行力,只不过,比较奇怪的是,也比较让我们自己生气的是:
我们都格外擅长把没必要的事儿做到底……
想要提高执行力?进化成另外一个物种就可以了。到时候你就知道了,那根本就不是逐步提高的过程,而是从零到一瞬间满血的状态。
硬知识:
不管你自己的执行力强不强,总是知道有一些人执行力很强,是不是?即便你执行力不强,你也知道执行力很重要,是不是?当我们面对一项任务的时候,其实所谓的执行力有另外一个定义:
所谓的执行力就是指一个人是否清楚地知道怎么一步一步做下去。
那个黑马,对应着“鳄鱼大脑”(直觉),那个白马多少有点不那么准确地对应着那个“猴子大脑”(情绪),而那个骑手(理智),则好像很清楚地对应着那个“人类大脑”(理智/元认知)……
你可以这样理解,最初的时候,我们的战车是这样的:
黑马很强大(直觉)
白马次之(情绪)
那骑手还只不过是个娃娃……(理智/元认知)
注意,在我们这本书的语境里,“元认知”与“理智”常常是可以互换的。
,我们马上就反应过来我们真正的任务是什么了:
想尽一切办法改进战车的性能!
想办法让骑手尽快成长;
想办法让白马和黑马一样强大;
让他们三个配合得很好……
一切的“半途而废”,最合理的科学解释也是最朴素的解释:重复与应用的次数不够,内化过程没有完成,大脑皮层沟回构建失败,应该建立的神经元间的联结不够强乃至于断掉,回到了原本没有联结的状态……
执行力差的另外一个解释,也是更重要的解释,却已然是早就讲过的了 —— 执行力强的和执行力差的,他们不是同一个物种,他们并不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他们是完全两个不同的物种,生活在各自截然相反的镜像世界里。你觉得累,并不见得说明所有人都觉得累,有另外一个物种到健身房里跑步,大汗淋漓,然后精神焕发;你觉得无聊,不见得所有人都觉得无聊,有另外一个物种兴致盎然地干着你完全不能体会到快乐的事情;你觉得辛苦,不见得能证明所有人都辛苦,有另外一个物种不吃不喝也要做完,谁敢拦着他他就跟谁急!
软知识:
首先,要纠正一个普遍的错误认知。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甚至包括现在),人们常常把理智与情绪、直觉错误地对立起来 ,搞得好像:
理智最高级,我们只需要理智就够了;
情绪一点儿用都没有,有也只能是害处;
直觉都是错的(尽管不得不承认少数人直觉非常厉害)……
必须接受这个事实:黑马、白马、骑手,最终谁都干不掉谁。并且,你想想啊,黑马被干掉了、白马被干掉了,那骑手驾驭谁去啊?战车还能跑吗?还有,不应该用先入为主的道德判断衡量他们。再进一步,要明白,黑马有黑马的用处、白马有白马的用处。 它们相互之间,不仅谁都不能消灭谁,并且恰恰相反,它们之间是相互需要的,离了谁都不行!也就是说,直觉有直觉的用处,情绪有情绪的用处,元认知有元认知的用处,它们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得好才厉害。以下的理解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深刻理解:
情绪是理智的快捷方式
直觉是情绪的快捷方式
直觉(黑马)的反应比情绪(白马)更快一些,情绪的反应比理智(骑手)更快一些,这是生理结构构成的,因为黑马离心脏最近,所以最先获得血液供给,最先获得各种养分,然后是白马,然后是骑手…… 这也是为什么刚开始的时候,唤醒骑手(理智/元认知)都很难,让他成长更难的原因。
所以,事实上完全没有必要“控制”情绪,“消灭”情绪。最有效的“调教白马”的手段很简单呀,让骑手不断学习新的概念,打磨更新旧的概念,不断锤炼更好的价值观,然后通过重复思考,反复应用,而后交(教)给白马,即,建立正确的情绪。最神奇的是,新知识新技能白马用得多了,它还能把新东西传递给黑马,而黑马的反应更快。
最后,要深刻理解“快捷方式”建立的过程,即,新习得的知识的内化,需要很长时间,需要很多很多重复,需要很多次的应用,直至能够“不假思索”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