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的力量-科学地改变自己的坏习惯

习惯的力量

作者:查尔斯•都希格,耶鲁大学历史系学士、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

习惯的回路

暗示 》惯常行为》奖赏

创造习惯的关键:渴求驱动习惯

“他们每一个人在打扫完之后都在做放松或开心的事,我们可以以此为基础!如果把纺必适塑造成在打扫卫生这种常规活动结果后使用的东西,而不是在打扫卫生开始时使用的东西,会怎么样?如果把使用它变成打扫卫生中有趣的那部分会怎么样?”
每一个广告都经过精心设计,要勾出一种渴求感,要让所有的东西在打扫卫生的常规活动结束时,都能在看上去光洁亮丽的同时有好味道。
如果做完卫生,没有喷,留下点香味就好像没有做完卫生一样。
开发研究员说:“之前有臭鼬问题的公园管理员误导了我们,她让我们以为只要能证明纺必适可以解决异味的问题,它就会热卖。但是谁会承认自己家里臭烘洪的?”

同样白速得牙膏发现顾客说如果不记得用白速得牙膏,他们就觉得自己做错了事,因为他们嘴里没有凉丝丝的刺激感。他们预期、渴求这种微小的刺激感。如果没有这种感觉,他们就会觉得口腔不干净。 一旦大家都渴求那种凉丝丝的刺激感,一旦他们将这种感觉等同于刷干净,那么刷牙就变成了一种习惯。

消费者需要一些信号告诉他们产品是有效的。
》在产品设计时也一样,要创造出让人有感觉成功的渴求,在界面上可以是什么呢? 可以是积分?可以是好玩的一句话?一个大大的赞。

改变习惯:替代中间的惯常行为

用同样的暗示,提供同样的奖赏,改变中间的惯常行为

改变可能不会很快,而且并不总是容易。但只要付出时间和努力,几乎所有的习惯都是可以改变的。
第一步:找出惯常行为的回路
1.惯常行为几乎是最明显的,是你想要改变的行为
2.这一惯常行为的隐蔽暗示是什么?是饥饿吗?是无聊吗?是因为低血糖?还是在全身心投入到下一件工作前,需要休息下?
3.奖赏是什么?是想换环境?暂时散心?还是什么

第二步:用奖赏做实验
奖赏的影响力很大,因为它们能满足人的渴求感。为了确定是哪些渴求在驱动习惯,就要用不同的奖赏做实验。这也许会花几天、天周或者更长的时间。等试了4-5个不同的奖赏后,你就可以用老办法寻找其中的规律:每次活动之后,拿支笔在纸上写下你回到桌前就想到的头三样东西。可以是你的情绪或者思维,或者是对自己的感觉的想法,要们就写三个词。
然后设个15分钟就响的闹钟,等到闹钟响了就问自己还想要以前的惯常行为吗?如果发现某个行为后还能很轻松开心的继续工作,那这个就是奖赏了

第三步:分隔出暗示
我们的生活大同小异。之所以很难发现诱发人习惯的暗示,原因在于我们的行为包含了太多的信息量,远远超过了我们的处理能力。还好心理学家给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了五个方面的分类:地点、时间、情绪状态、其他人、之前紧挨着的动作。
连续几天记录以上5个方面的数据,进行对比就能找出共性。

第四步:制订计划
坚持按计划

企业如何利用习惯的知识?

  1. 利用消费者的“渴望”感创造使用习惯:每个好产品都一定是解决某个用户问题的。但热门产品和冷门产品的区别在于,用户是否有这个渴望去解决企业所界定的问题,是否形成了使用习惯。哪怕是需要通过激发用户的消极情绪来获得售卖的产品,也应该找得到这个“渴望点”,甚至说当用户规避风险的情绪占主导时,这种习惯性的依赖会更强。
  1. 利用”关键习惯“(keynote habit)撬动企业文化:美铝CEO Paul O' Neil的故事太震撼太回味无穷了。在面临公司业绩明显下滑的情况下,走马上任的新CEO Paul O'Neil在第一次与投资者见面时,没有宣布什么提升利润的计划,而是宣布”我们要提供美铝的企业安全,坐到0事故。“ 所有人都震惊了,然后赶紧告诉股票客户抛出美铝股票,因为这个新CEO脑子坏掉了。然后这些人很快就会意识到自己犯了多么愚蠢的错误。Paul O'Neil所做的,就是用一个关键习惯撬动企业的文化。对于美铝这样的庞然大物来说,宣布一系列革新措施并得到成功贯彻的难度太大了。这时候的企业行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指令+行动“了,而是在这个”生态圈“中每个员工行为的碰撞和汇总。当Paul O'Neil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先集中在一个行为习惯的培养上时,人们更容易明白重点并贯彻落实,而为了培养这一个习惯,企业需要在沟通、制度等方方面面进行调整,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个keynote habit引发了连锁效应,”大象“也开始跳舞了。
  1. 利用”愉悦感“和”主动权“为员工意志力提升做准备,用详细的行动手册帮助员工建立良好的习惯。如果企业期望一个本来意志力就不是很强的员工坚持参加一个增强意志力的培训,那是不是有点好笑?哪怕这个员工真心想要提升自己的意志力,很多时候还是容易被自己的坏习惯不知不觉打败。星巴克在尝试了各种失败的意志力提升计划后,明白了让一个员工在面对顾客发飙时能有意志力控制自己的情绪,需要首先让员工感到愉悦、有对咖啡店的”主人翁意识“,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实操手册而不是抽象的课程,让员工在面临顾客情绪时能有好的习惯反应——帮助员工详细地列出自己准备怎么做,并预想可能的困难以及自己准备怎么应对,然后进行多次角色扮演,直到员工形成了坚持这个行为的习惯。

建立自己和产品习惯吧。实践起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