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遇见这个标题是种缘份。
十月三号上午快八点半的时候,我正在家收拾书桌准备开始码字。窗外忽然跳进来一片阳光,原本还要借着小台灯补充光线的客厅陡然变得明亮。书桌正前方连着一个书柜,左边是一组我喜爱的cinderella(灰姑娘)主题贴纸,右边现在停驻着一束温柔的阳光。我情不自禁地拿出一张粉色的便利贴,写下了“梦想此刻”四个字,贴在了书柜右侧抬头可见的地方。这点滴美好,足以令我清晨闷闷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欢欣雀跃。
我从小就是个爱童话爱做梦的姑娘,现在依旧是。阳光的照拂让人有了一种梦想抬头的幻觉。尽管还没开始码字,我的心已悄悄的笑了:挑战结束后总结文章的标题就是她了-- 梦想初抬头。胸中升腾起一阵久违的兴奋和激动。
1.关于马拉松
我所在的城市深圳,经常有各种路跑和马拉松活动。作为一个热爱跑步的人,我居然一次也没有参加。马拉松,表面上近在咫尺,心里距离却又无限遥远。我对马拉松比赛的了解仅限于电视上一群人疲惫却又坚持奔跑的身影,从而得出这个活动似乎不太有趣的结论。这个活动本身,我没有足够的热爱,同时它激发不了我旺盛的好奇心,所以不参加。
那为什么我要参加这次写作马拉松活动呢?显然是因为“写作”二字。
2.关于写作
写作在我心中一直是件很神圣很伟大的事情。
读书时代的我将写作等同于文学创作,认为是那些有阅历有经历的作家才能干的事情。学生作文写得再好,也只能叫范文,与艺术再创造相去甚远。
那时的阅读范围挺广的,但也有自己的偏好。小说基本只看国外的译本,散文从冰心,朱自清起步,中间看了很多林清玄,余秋雨,最后止步于周国平。最喜欢最崇拜的作家是台湾的三毛,所以大学时我的英文名是ECHO(和三毛同名)。高中时每个月用省下的零花钱一本一本的买回《雨季不再来》,《撒哈拉的故事》,《万水千山走遍》等凑齐一整系列。现在每年回家无聊的时候也会把三毛的书找出来摸一摸,细细翻看一番,依然是心头好。那个时候对于文笔好,字又写得好的男生有一种天然的好感;如果数理化又很好,那就是我崇拜的男神了。一想起来名字都可以在心中闪闪发光的人,高中仅有一个,毕业后此人消失断了联系。
工作之后很少需要动笔写文章,甚至连读书这件事都快被我遗忘了,更不用说写作了。虽然爸爸还有公司领导经常提醒要多看书,我都当了耳旁风,一天天漫不经心地对付着生活。今年突然有了觉悟,认真地拾起了这个爱好。读书的好处自然不必多说,但读多了有的时候也感到痛苦和焦虑。比如发觉身边能交流思想的人越来越少啦,时间越来越不够用啦,说好的读书笔记一篇没写出来啊。总之是典型的想得太多,做的太少。
分享一下李笑来在《把时间当做朋友》中对写作的观点:
文学只是文字应用众多领域中的一个而已。除了“文学”,文字还有更多其他的责任,如传递信息、积累经验、共享知识等,而且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后者可能更为重要。
写作能力中最基本的一种--写出简洁、有效、准确、朴素、具体的说明性文章的能力,在自学能力中占据重要位置。
我深以为然。关于写作,除去文学,我们依然有很多事可做,而且对于人生意义重大。
报名前我对剑飞说,想通过这次写作活动在简书上发表一篇文章,算是给写作这件事开个头。我想我已经快做到了。
3.关于梦想
这篇总结迟迟出不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标题中的“梦想”二字于我而言分量太重。生活中的我不是一个很愿意把自己的目标或者愿望表达出来的人,况且现在还要把她公开,心里压力实在太大。
浅一点的梦想可以理解为对自己的要求,比如我希望自己是美的,自由的,强大而自律的;深一点宏伟一点的梦想是早日实现财富自由;终极梦想还没想好,生活不时的给我新鲜和惊喜,来日方长,有待发掘。
我自认为自己是个有梦想充满能量的人,但其实很多时候也会感到绝望,最差的结果应该是觉得自己会孤独终老。消极的思想就不分享了。
4.关于挑战
最后记录一下这次挑战的情况。
开始时间:10月3号上午8:30
完成时间:10月3号晚上8:25
码字成果:中途有三小时是休息娱乐状态,写作时间约九小时,码字21202,完成半马(21098字)。98%键盘,2%讯飞语音。一直保持匀速。
写作内容:没有采用事先准备好的主题,没有翻看任何图书和笔记,逼自己把这次挑战当做一次闭卷考试,完全意识流。主要记录当下大脑中的声音,中间很多时候因没有灵感而暂停,也有思绪如水连续写一两页不停手的顺畅。半马写完感觉大脑已经被掏空。这是假期中唯一一天感到心灵平静,没有焦虑的幸福时光。
写到这里,心中的包袱算是卸下了。人这一生,到底要经历多少失败,忍受多少寂寞,完成多少挑战才能实现心中所想呢?也许慢慢来会比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