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幸福的距离并不遥远
幸福感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中的终极目标。金钱、权力与药物并不能合成治愈不幸的药丸,能治愈我们心灵创伤的良方是寻找到根植于我们内心的积极天性、品格优势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与力量。
积极心理学的开创者马丁·塞利格曼教授说:“信息鼓噪、潮点时朽的社会里,我们总是很难寻觅到真正的快乐,‘幸福课’应该是每个人的必修。”追随着积极心理学开创者们的脚步,年富力强、才华横溢的沙哈尔用自身的经历证明,即便在人生最不如意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够发现内在的积极力量,并把这种力量恰当地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我们就能够走出阴霾,冲破人生的冰河。
沙哈尔也想通过“幸福课”告诉人们,积极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或者一种感受,更是能够被科学证实的人类先天优势。每个人都拥有幸福的基因,本自具足。人们学习“幸福课”的目的也不是要学会如何变幸福,而是要寻找本来就在自己身体内的幸福种子。因此,沙哈尔的“幸福课”更像是一把火炬,它的真正价值是照亮人的生命,帮助一个人从内到外,从理论到实践,改变自己,找到生活的积极动力。为此,沙哈尔长年坚持不懈,一直致力于为人类幸福的研究与教育做出贡献。而我即将向您推荐的6本书,正是他这么多年来智慧与行动的结晶。在此,我也代表所有热爱积极心理学的人,特别感谢泰勒·本-沙哈尔先生与中信出版社慷慨地把这些智慧结集出版,带给广大的中国读者。我相信,这一套丛书将掀起中国新一轮的幸福热潮,也必将使积极心理学更加深入人心。
由中信出版社策划出版的这套泰勒·本-沙哈尔积极心理学丛书包括《幸福的方法》《幸福超越完美》《幸福的方法2》《选择幸福》《幸福手册》《幸福的要素》。
《幸福的方法》是沙哈尔博士所写的超级畅销书,也是他的成名作。该书的英文版于2007年首次面世,旋即成为全球畅销书,至今已经被翻译成16种语言。中信出版社2013年将此书引入中国,引发了中国的“幸福课”热潮。在这本书里,沙哈尔以充满智慧的语言,将幸福的秘密展现在人们面前。在书中,沙哈尔用四种人生模型的对照来揭示幸福的终极目标不是名利财富,而是尊重生命的核心价值,找到自己的使命并为之奋斗。沙哈尔还在书中给所有追寻幸福的人以信心,强调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与练习获得的内在力量
《幸福超越完美》英文版成书于2009年。沙哈尔在讲课的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人追求的生活不仅要是幸福的,而且要是完美的——而这正是大多数人不幸福的原因。当然,这也曾经是他自己的误区。沙哈尔特别针对这个看似冠冕堂皇,实则害人不浅的“完美主义”撰写了《幸福超越完美》一书。在书中,沙哈尔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应对完美主义。他用积极心理学的重要原则,区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完美主义”和“最优主义”,这两者在每个人身上同时存在。这种区分能有效地帮助我们清楚准确地理解什么是成功和自我实现,什么是人生的圆满和真实的幸福。
《幸福的方法2》是《幸福的方法》的姊妹篇,是沙哈尔沉淀多年后的另一部著作。原作于2018年出版。2020年,中信出版社将其引入国内。在这本书里,沙哈尔把他和他的理发师阿维两年间进行的颇具启发性的交谈浓缩为40个简短的章节,题材新颖,写作手法独特。书中每一章都在提醒我们,幸福往往近在咫尺:幸福可能是你发现了“平常事”的价值,幸福也有可能出现在生活带给你的苦难里。在书中,沙哈尔还阐述了获得幸福感的数十个小秘诀。这些看似平常的小秘诀,如果能够持之以恒地加以练习,就能让每一个人获得持久的幸福,建立起与自己、爱人、孩子、友邻、陌生人之间的积极关系。这本书提醒人们寻找那些早就存在但一直被忽视的身边的真理与真情。
《选择幸福》于2014年出版,是沙哈尔为处于金融危机中的人写的一本幸福书。在书中,沙哈尔满怀关切,用最大的同理心告诉人们:尽管生活不易,但我们依然可以做出更好的选择。沙哈尔认为,人能够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更积极地创造一种自己想要的生活。静下心来,从容地发现之前曾被自己忽略的可能性,就像为一个充满机会的世界打开了一扇大门。在《选择幸福》中,沙哈尔介绍了3种类型的选择:日常的微小选择、特定事件中的选择与生命中的重大选择。通过对这3种选择的分析,沙哈尔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关于选择的无比瑰丽的生命画卷。全书围绕“并不是要知道什么是正确的选择,而是要关注如何做到正确的选择”展开,帮助人们成为有觉知力的人,鼓励人们在做出最佳选择后采取积极行动。
《幸福手册》的中文版于2022年出版。沙哈尔教授的许多读者,包括他的学生常常会要求他将在课程与作品中提到的各种练习完整地呈现出来,他本人也发现,那些对生命最有影响力的课程都在鼓励人们将所学的理论应用在生活中。于是,沙哈尔教授创作了这本《幸福手册》。这是一本帮你获得每日点滴喜悦和人生持久满足的幸福手册,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将获得真正有生命力的幸福方法,也就是能在你的生活中发挥更丰富的作用,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世界、与世界相处的方法。
《幸福的要素》是沙哈尔最新的作品。全书由沙哈尔面对全球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所进行的6场讲座的内容扩充而成。为了缓解人们由于疫情所产生的心理困境,沙哈尔以“艰难中如何保持幸福力”为题做了6场讲座,谈到了如何在生活的艰难时刻依然能找到幸福和目标。全书紧紧围绕“在面对生活的挑战和未来的不确定性时,幸福依然有方法”展开论述。在这本书中,沙哈尔提供了一个被他称为SPIRE幸福模型的方法。“SPIRE”是5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代表精神(Spiritual)、身体(Physical)、心智(Intellectual)、关系(Relational)和情绪(Emotional)。通过检视这5个方面,沙哈尔帮助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起伏时,依然能更幸福一点儿。
这6本书全部通读一遍。如果说早期出版的《幸福的方法》奠定了沙哈尔在积极心理学与幸福科学大众科普领域的巨大影响力的基础,那么之后的几本书则层层递进,反映了沙哈尔近20年在幸福科学与积极心理学探索之路上的心路历程与演进过程。阅读这套丛书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沙哈尔的智慧,也有助于我们通过沙哈尔走过的路进一步审视自己的人生。
在谈到个人的幸福与集体、社会、国家的不可分割性上,我们都同意个体与集体、个体与国家命运相连的主张。我们都认为,人类有别于动物的最显著的能力包括审美、创造力与同理心。所谓幸福,不仅仅是个体心理的一种感受,更是人对这个世界的美好与善意的渴望与拥抱。这让我们不沉迷于片刻的欢娱,摆脱了浮躁的低级趣味,放弃了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与学习,做好自己的事情,肩负起对个人、家庭与社会的责任,并且以开放谦虚的心态面对世界的纷繁复杂。拥有了幸福的能力,我们也就拥有了让自己与他人快乐的能力,更有了对抗痛苦与灾难的勇气,以及在悲欣交集中不断寻求突破的力量。这不再是简单的愉悦可以概括的,它更加具有意义感、价值感与仪式感,更加彰显出人与人、人与万物一体相融的人格光辉与文化心理魅力。这是人类的积极天性,是几百万年来人类这个物种不断进化的伟大成就。在疫情的危难时分,互相关爱是光辉人性的体现,也是人之为人的写照,彰显了人类共情的天性。
人生的3个层面就像生命的3层阶梯:第一层是生存,第二层是生活,第三层是生命。我们提到的审美、创造力与同理心所指向的恰恰就是生存、生活与生命3个不同层面的人生需求。而生存、生活与生命的融合便是我们大家口中的“命运”。命运不是玄虚的想象,不是空泛的鸡汤,更不是虚无的幻觉。命运是真实的人生,是真正的人性,是真切的体验。如果一个人以快乐幸福为人生基调,那么他一定会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他的整个人生如果用一条曲线来表示,也会是一条微笑曲线。他有面对人生悲欣交集时所展现出的乐观、豁达与超然的强烈感受,而这也正是全人类共同憧憬的一种澎湃的心理状态,它指向我们所有人对永恒幸福的追求与幸福永恒的渴望,这也是人类这个物种共同的命运取向。
为了共同的幸福与其他人合作、交往、交流。大规模的文化交流、技术交流、货物交流、财富交流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很重要的密码。这些密码背后的核心就是人类关于幸福的崇高体验。
在谈到后疫情时代的特征时,认为后疫情时代将进一步表现出两个特征:第一,我们的社会将从物化社会更加迅速地走向感性社会;第二,人们对人格的定位与期待,也会更加迅速地从物理化的人、社会化的人,走向心灵化的人。这并不是愿望,而是真切发生的事实。对于在后疫情时代人们如何建立幸福观,我和沙哈尔博士的观点出奇地一致。那就是要通过在群体社会中的不懈的个体奋斗与激励建立与自己的和解,通过善意与合作建立与他人的和谐,通过参与与信任建立与世界的响应。要追求生命中“澎湃的福流”。
提出的“幸福是一种比快乐更快乐的心理感觉,而福流则是一种比幸福更幸福的心灵感受”这一观点。我们都认为,如果说幸福是一种有意义的快乐,那么福流就是一种产生灵魂感悟和与时代命运共鸣的极乐。处于福流中的人,审美、创造力与同理心会达到巅峰,不仅拥有在幸福感里拥有的一切意义,还有一种更为空灵与宏大的宇宙时空觉醒,有一种穿越时空的历史觉悟,有一种个人命运与时代命运相连接的激情燃烧。在后疫情时代,如果一个人将追求“澎湃的福流”作为生命追求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他也将有更多机会沉浸其中,体验由投入、感动、融合、分享、合作所带来的理解、宽容、成就与意义。
无边界时代、全球化时代、后工业时代、数字时代、智能化与信息化时代等是人们为这个时代贴上的不同标签。但是无论是何种标签,从广义上来说,这个时代释放出的一个强烈信号对所有人都显而易见——人类幸福意识与生存意义的崛起。幸福不再仅仅是停留在人们意念中的感受,它的身上多了与时代、国家及民众生活紧密相关的多元化的现实考量。
人类社会真的变得越来越幸福了,人类社会也已经意识到了幸福对于社会发展与民生进步的积极作用。
人类正迎来关于幸福的最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