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当代社会派推理作家盐田武士根据日本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真实的“格力高•森永投毒案”(也称为“怪人二十一面相事件”或者“千面人事件”)历时十五年创作而成的推理作品《罪之声》。盐田武士从小亲历了“格力高•森永投毒案”,父母告诫他不可以吃零食的话语让他记忆深刻。“格力高•森永投毒案”中在与警方交涉中交给警方的录音电话出现了孩子的声音,盐田武士非常震惊,“说不定我们曾在哪里擦肩而过……”盐田武士说:“我重新审视“格力高•森永投毒案”,决定写下这桩悬案带来的社会影响,以及掩盖在历史中的家庭悲剧。这是只有小说家才能做的工作。”盐田武士收集、查阅、整理了海量的相关资料,走访了当年案件的亲历者,实地考察案发现场,访问经历过案件的媒体人,甚至亲自去英国考察,最终完成了这部《罪之声》。
一、真实的“格力高•森永投毒案”
这个真实的案件发生在1984年到1985年期间,曾经是日本上世纪八十年代所有人的一个噩梦,当年日本有着一个自称为“怪人二十一面相”的勒索集团,接连不断地向日本著名的糖果制造商进行恐吓敲诈,在超级市场放置掺有剧毒的糖果,导致日本全国人心惶惶,超市糖果下架,企业濒临倒闭,名誉和经济损失巨大。这起事件的凶徒将江崎格力高食品公司社长绑架,勒索,还持续在超市投毒,被盯上的企业包括江崎格力高、丸大食品、森永制果、House食品、不二家、骏河屋等,发展成向众多日本食品企业发出投毒 、威胁、索要赎金的犯罪案件,在日本社会乃至对日本经济造成重大影响。“怪人二十一面相”集团在1984年3月至1985年期间一年半时间内发了140封的信件发给媒体和警察部门,事先预告投毒和勒索信息,并发挑战书戏弄警察,和媒体签协议发通知,每次投毒前提前预告并通过媒体大力宣传,当时并没有人因为有毒食物而受到伤害!这个案件于2000年2月12日时效成立,成为了永久的悬案。
二、《罪之声》中的案件
《罪之声》中的案件案件称为“银万事件”,小说分别以两条线展开。
一条线为京都“曾根西服定制”的老板曾根俊也在收拾母亲房间的抽屉时发现了一盘录音带和一个黑皮笔记本,他在录音带里听到了自己小时候的声音以及在那个著名的“银万事件”中被警方公布的在纪实节目里放了孩子的录音,而黑皮笔记本上用日语标注着“银河”、“万堂”字样以及不能辨别的英语记录。强烈的负疚感和好奇心让曾根俊也去找父亲的老朋友堀田信二,开始了一段三十年前“银万事件”的详细调查。
另一条线是《大日新闻》文化部记者阿久津接到年度报社项目《住在深渊里的人——银万事件:三十一年后的真相》的任务,通过在银万事件发生前不久的与“银万事件”极其相似的“弗雷迪•海尼根绑架案”为线索远赴英国伦敦、谢菲尔德等地实地调查,并从三十年前记者调查资料中寻求线索一步步接近了真相。
三、无辜的孩子卷入了犯罪
卷入“银万事件”的三个孩子都是提供了录音。一个三岁左右的男童,一个八九岁的男孩,一个十三四的女孩。小男孩那时候太小了,他不知道自己卷入了罪恶,他健康幸福地成长,而那个小男孩和女孩从此过着悲催的生活。为什么,父母会让这么小的孩子参与罪恶的勾当,他们难倒没有想过孩子的将来?古语说:“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长远。”身为父母,他们想到了孩子一旦接触了罪恶,就会撒下厄运的种子,就会在深渊里不见天日地活着甚至不能再活着。想起这些,不止是书里的主人公,不止是《罪之声》的作者,连读者我,也是不可遏制地愤怒,还有怀疑人生的恐惧和悲哀。
故事有了还算不错的结局,而事实上呢?那个曾经被录音的男孩子怎么样了?也许永远是个迷了。身为父母,不管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卷入罪恶,这辈子都不可饶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