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找L喝了碗红茶汤,聊起正接触一个叛逆期青少年。
学习成绩逐渐下降,优秀到不及格。房间乌烟瘴气,本子,书洒落一堆,与一样的朋友们聊。唯一的爱好,煲电视剧。和一般青少年叛逆状态一样,厌学,做事横冲直撞,为了得到自尊与自我满足感,却又不惜对陌生人谄媚,想得到认同感。实在矛盾。
得到别人的认同感来产生自信,本身是一陷阱。难以维持稳定情绪,幻想未来的成就,不愿意脚踏实地。种种症状的产生,还得揪病原。
他的教育中,很明显,这是心态与认知出现了问题。所以造就状态上,没有得到该有的蜕变。
“问题严重吗?”
“严重,但也是常态,老式教育出现的漏洞。”
“吃啥药管用?”我打趣问她。
“一起吃药,才管用。”L的意思,不肯吃药呀,可以注射。但是没有求生意识,只能省点子弹。
老式的教育问题,比“代沟”更严重的,是无知。精神与胃一样,不但讲究吃饱,还讲究营养。科学饮食,营养比管饱更重要。
“我们不会教,孩子大了,他可以自己成长。”
这句话,每每谈及,我都腻了。听腻了,辩腻了,快看腻了。孩子大了,你养好的是身躯,没有精神层次的长大。干体力活来养活自己,这个可以做到。
可以做到吗?答案是否定的。工作,还有社交与生活在里面。老式教育有句话说着好。“外面坏人多,注意安全。”为什么坏人多呢?骗的是什么呢?你我心知肚明,自己的孩子涉世未深。
这个词,广义,即是认知。
中考,比起每年的高考,它少了一分机会。这分机会,让一群健全与不健全的孩子去参与竞争。本身,社会最没办法做到的就是公平。
人生这个舞台上,只有接近于平衡点,避免悲剧的产生。
论回他,至今沟通了四天。
学不学,他说学。肯不肯改变,他却又不肯。
青春期的孩子,总是缺少一分容纳,两分平和,三分改变。
仇富,仇知识分子。责任与改变,这个会让平静生活稍微有些动荡的事儿,都不想再发生。孩子如此,父母亦如此。一模一样的复制品。
本质上,除了端碗红茶汤,我们其实无能为力。无知,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它会让你在自以为安全的领域里越陷越深。
沟通不了的,何谈交流。
卡耐基端了这么多的鸡汤,始终没能话清楚的是界限。我们熟知这些知识,习惯于静观其变。
最后,聊聊心态与认知。
心态指一个人对待事情的平稳,学会让自己平静,按照既定的计划出发完成事情。他的对待事情不耐烦,过于敏感,无法容纳自己以外的思想,即是心态出现了问题。
认知指人对事情的理解程度,了解的中考形势严峻,所以幻化出自己绝顶聪明之类,一系列的结局。都可以称为是因为心态不平衡引起认知偏差,造成的逃避事实。
此类的叛逆型青少年出现大部分在于原生家庭,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一旦从学业的路上择开,便与同龄朋友有更多的区别。先不谈往后的文凭与工资,单单是话题,便难以维持。
比起家庭,圈子,在根本上决定你的起点。上一代能解决的事情,何必拖着到下一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