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的朋友小诗跟我说自己正在遭受职场暴力,自己情绪异常,近乎抑郁。所以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关于职场虐待的话题。
最近江湖上流传着一句话“员工离职不是离开公司,而是离开这种上级”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这句话的对与错,但是可以肯定的是 员工离职90%以上都和直属领导有关。
而大多数的职场精神暴力和虐待也大都发生在这种上下级的关系里。
- 超负荷的工作量
- 本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大量额外工作
- 不合理的完成时间要求
- 各种鸡蛋里面挑骨头
- 小人当家 故意彰显职位权力
- 情绪暴力
- 各种小圈子
- 两面派
- 把别人的尊重当做是自己领导力的体现
一部分小领导中秉承着“我们要是不成为别人的玩物,怎么有机会让别人成为我们的玩物”的思想一边花式跪舔自己的领导一边对自己下属各种花式“虐”,可能 不把他所经历的最阴暗的最拙劣的小把戏拿出来种觉得自己亏了。更为可怕的这种作祟的心理自己不但不自知反而当作领导心得。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一己私欲会给公司 给项目给下属带来什么样的伤害,其中最可怕的就是情绪暴力,简直就是杀人于无形。
情绪暴力是指某个人在工作场合反复地采取非身体形式的暴力行为来攻击他人。它可能发生在任何工作关系中,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乙方和甲方(爸爸)之间等等。区别于偶发的暴力行为,或一般的工作压力,职场情绪暴力通常是反复发生、长期进行的,且是施虐者有意为之。
情绪暴力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可能是以语言的形式,例如谩骂、持续的批评、取外号,也可能是一些更为微妙的举动,例如隐瞒工作上的重要信息、冷处理、怒视,或是翻白眼。
而我遭受的情绪暴力,来自于无论你怎么努力,都会被领导“鸡蛋里挑骨头”,任何不尽如人意的结果,都归因于“你个人能力不行”、“你还是不够努力。” 以此来不断打击你的自信心,挑战你的专业地位,用精神暴力来催毁你,以图达到统治人的目的。这是管理中常用的伎俩。
情绪暴力会带来持续的负面情绪,并损伤认知功能,具体包括但不限于:
- 愤怒与怨恨
- 恐惧
- 抑郁与焦虑情绪
- 注意力下降
遭受情绪暴力时,直接的体验是如果内在力量不够强大,很容易会内化施暴者的评价,认为自己真的能力不足、不够努力,甚至怪罪自己。与此同时,施暴者还在不断强化着对受害者的负面评价,带来新的困扰。这让我们距离抑郁、焦虑又近了一步。
在实际工作方面,职场情绪暴力会真的将受害者渐渐变成“什么都做不好”的样子。我们可能觉得做什么工作都很累、力不从心;会开始消极怠工,因为无论如何努力都不会有好结果;会觉得自己永远无法融入这个集体,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可能会选择离职,但是对于接下来的职业道路茫然无措……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受害者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只是连我们自己都会忘记,在遭遇职场情绪暴力之前,他们对工作是如何地充满热情。
在职场中的情绪暴力,也许只是控制下属、获取权力的手段之一。他们可能使用直接的方式,例如 公开羞辱他人、威胁或恐吓他人;也可能使用间接的方式,例如 快速转换情绪,上一秒还风和日丽,下一秒就板起脸来发脾气,故意制造这种阴晴不定的紧张感,还有的会故意散播关于他人的假消息。
有的领导会消极看待他人,往往工作场合中的暴力倾向,与人们的认知也有关联。如果管理者默认员工是消极的、不鞭策是不会努力工作的,那么他们会更倾向于对员工采取暴力的行为。而我最近遭受的职场情绪暴力就属于这一种,事实上很多时候只是领导的偏见和戴着有色眼睛识人或者纯粹为了满足控制欲而已。
最后,遭遇职场情绪暴力,如何“抢救”自己。往往这样的情绪暴力发生是以很隐秘的方式悄悄进行,在你不知不觉间,你开始产生困扰,开始为这段关系自我怀疑和否定自己,或者极度苦恼觉得自己好象什么也做不好,怎么做也无法令对方满意,或许自己产生的这些情绪,不是本身不够好,而是别人刻意带给你的,就是要控制你、扰乱你的心神、让你不开心,让你被统治乖乖听话。
这个时候,应该停下这些一头乱麻的思绪,冷静下来想一想,到底是真的自己做的不够好,有些任务自己真的不感兴趣,还是明明已经很努力了,对方却还在挑刺?冷静清醒客观地评价自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职场情绪暴力,一个无形的杀手。无论你理或者不理,它就在那里,不舍不弃。要是用尽所有的办法还是无法改变局面,那就尽快离开,不要让职场情绪暴力像温水煮青蛙似的摧毁我们。
总之,修炼一个强大的内心,然后时刻保持着自我觉察,观照自己的情绪,也去体验他人带给我们的情绪升起和放下。任何时候,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爱自己,再去爱他人。至于由此产生的后果,该怎么选择就怎么选择,有承担最好和最差结果的勇气,足矣。
Best Wish:
愿你被世界温柔以待,实在不行 我做你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