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教学反思

一、 麻吉星系统应用反思

1.互动方式的选择与目标匹配

在提问环节中,"抢权"与"举手"功能的本质区别在于课堂话语权的归属,采用抢权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但部分内向学生参与度较低;用"随机挑人"更为公平,且更多学生能主动记录思考要点。教师需根据问题性质灵活选择互动方式:开放性思考题适合抢权,而基础性问题可采用随机挑人确保全员参与,教师在提问前需要有明确的目标,不要被学生左右。

2.小组讨论的规范化管理

针对小组讨论常出现的"两人包办"现象,可采用"倒计时+轮流发言"模式:设置3分钟倒计时,要求组员起立依次陈述观点,最后整合。教师随机挑小组发言,小组发表全部讨论成果,发言结束再由其他小组补充。

3.评价体系的精准化

将个人答题积分(如主动抢权答对+2分)与小组合作积分(完整汇报+3分)分离,提高后进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解决个别小组"能者多劳"现象。(增设"贡献度互评"机制,让小组成员根据讨论参与量互相评分。)

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观点,教师不作评价或进行过程性细节评价,引导学生正向规范回答问题,避免有的学生因老师遗忘评价而有挫败感。

4.数据诊断功能的运用

运用投票功能统计预习等环节题目的错误数量,对学情进行诊断,再在投票结果中随机挑人回答问题,加深学生印象。另外教师把握学生学情也可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及教学策略。

总的来说,麻吉星技术使用频率不足,不太熟练。

二、语文课堂内容设计反思

1.教学环节梯度化设计

将字词梳理、背景知识等基础内容前置至早读课,课堂聚焦"难"的核心问题。

2.教学环节明确目标

课堂中的每个环节都应有目的性,如课前导入视频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有意识地记录关键信息,从而导入课文内容,引出教学目标,或贴近中考题型,设置为依据数据图表等探究信息。

3.深度思维激发

当提问"红军战士如何克服困难"时,有学生立即举手回答,暴露出问题过于表象化,和教学板块设计过于割裂的问题,问题设置应引导学生结合文本细节进行深度思考。

4.朗读教学落实

抒情段落处理较仓促,可以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己找段落分享朗读,并陈述对该段落情感的理解,既落实朗读训练,又使情感体悟可视化。

朗读采用单人朗读、双人朗读等多种方式,更为清晰的了解学生的朗读情况,让学生重视朗读,从而达成朗读的教学目标。

5.教学评一致性的落实

课堂尾声的让学生画思维导图,整合梳理知识。设置检测题,检测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