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
当你在读书的过程中,你以为你懂了啊,实际上,等你用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好像我懂了、我会了,仍然用不好,你还是会犯错,造成词不达意的“社死”现场。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平常感觉什么都会啊,临到考试了怎么就是考不了高分,别提有多无语、抓狂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感觉呢?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今天已经是沉浸式读书第149天,直播读完了《纳瓦尔宝典》、《当下的力量》、《财富自由之路》、《动机心理学》、《反脆弱》,
很明显,书是很认真去读了,可是现在真正能够让我信手拈来,讲出每本书中获得的行动上的改变,还真没办法一一列举出来。
每次读到特别好的观点,文字带给我很大的触动,直播的时候我也能够讲述对文字的思考和感受。但是翻过这页书之后, 思想的热度随之也消散,但是我并没有付出任何实际的行动,更别提有什么改变了。
这就像很多人容易陷入的魔咒:
读了很多年的书,依然无法改变悲惨的人生啊。
自然就有了,“晚上思路千万条,早上依然还是一成不变”。
你想想看,随便哪一本经典书籍,它一定有触动你思考和共鸣的地方,也会有你暂时无法理解的难点,可是,我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试想一下,你无视书中的内容,读再多的书,花再长的时间来读书,对你而言,又有意义呢?还不如不睡个懒觉香呢?
你为什么要读书?
增长知识
读书更重要的是什么呢?
学以致用
如何高效的读懂一本书呢?
找到那个你需要解决问题的答案。
想清楚这些,关键点是什么?
在于读书之后的领悟体验啊,将书中的方法加以实践应用,那些引发你的行动上的改变啊——这才是对阅读一本书带来的价值体现啊。
可到现在为止,我读书追求的是书籍数量的累积,书桌上书籍的厚度,完全忽略了最重要的部分。
每次直播读书,你做了,今天你就算完成任务,敷衍交差完事了。
可真正读懂一本书,远不止你朗读分享出来,更重要的是你对书中内容的思考,引发你行动上的改变,以及改变人生之后你对他人的积极影响,这样才算是你对阅读一本书的尊重。
很明显,阅读是简单的开始,更重要的是书籍带来的长期影响啊。
如果你读书,不去实践,估计这辈子也不会了解真相。
如果你读书了,明白了含义,在未来行为中不能为自己所用, 学了也跟没学效果一样
读过了书籍,用了才是知识。
你不用,再多的好知识也不过呆在角落的一堆信息啊。
那些曾经引发你深入思考的地方,你无法理解的观点,很可能就是你思维里欠缺的认知缺陷啊,正是你需要深造、需要解决的问题啊。
《遥远的救世主》一书:
只要不是我自己觉到、悟到的,你给了我,给了我我也拿不住;
只有我自己觉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的确,如果我持续投入一件事并没有给你带来多大的影响,又何必为了一个没有意义的事情浪费时间呢?
写完这段文字,直白而又露骨的反问,每一句都是铿锵有力,似是落在心间的重击,几分遗憾和几分悲伤在心头啊。
过去这100多天,我才恍然醒悟,过去这么多天的努力却在我一念之差之下,导致了千差万别的行动差距。
如果,早一点反思,或许,我更容易看到偷懒的行为。
好吧,过去已经逝去,没办法弥补。
倘若自己仍然热爱读书,就好好对待每日之事,认真审视阅读背后的意义,践行书中的方法,行正确之事,绝不是泛读,草率了之。如果自己不能觉到、悟到,一定是无法做到的。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表象与本质》一书告诉我们学习的方法,可以试着做一做:
我们会试着在大脑中模拟一件事,把自己代入事件,并把它与我们一生中所遇到的事情联系起来,这就是我们理解事物的方式。
一定要让自己置身于每个能够引发我们思考和触动的地方,尽可能多地与生活联系起来,想办法用概念来引发我们行动上的改变。
时刻提醒自己:实践,用起来才是硬道理。
可以用这个思维模式来构建自己读书感受,
概念输入+理解内化+行动指引+输出内容+记录反馈,
每次读完一段文字(概念输入),尽量让自己写一写感受,写一写书中哪个片段会最震撼你,哪些是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应用的地方(理解内化)。
能不能提出具体可操作的行动指南,验证书中的方法(行动指引)。读了用了,及时反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每个方法记录当时的感受和认知的改变(记录反馈)。
随时记录下内心的每次思考和感知,随时保持一种检视自我行为的审慎心态。
我们不做焦虑的传播者,只做个知行合一的践行者。
说什么就去做到什么,而不是说了很多,却没有实现什么,将注意力关注到:通过阅读,改变了我的什么行为,收获了什么样的习惯,得到了什么思维转变。
千万不能再本末倒置,以阅读书籍的数量增加引以为傲,却忘了如何活学活用,换来“取其槽粕,去其精华”的尴尬场面。
李笑来曾说:
不要光停留在“想一想”的阶段,因为这个世界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样。多去“做一做”,你就会有更多的机会认识真实的世界,进而得到想要的答案。
你想的和你以为的,真的不一样的。
最近我为了锻炼写作,尝试了新玩法:
随意写一段文字,不管你开始写了多少字,不管写得多好,写了一遍全部删除,再次来写,删除了再写几遍之后,你会发现,每次的思路会比前几次逻辑更加清晰,文字可能记得不是很完整,但重要的观点一样没少,神奇的是:每次重写都会有新的体会和灵感。
当我用删除文字方法的时候,它好像就有一双隐形的过滤器,筛选掉了很多无关紧要的东西,记下来的就是对你来说真正有用的东西,也是自己真正掌握的知识。
当我运用反复删除文字的过程中,我的大脑好像被提示,我需要对当前的正在执行的事物进行深入思考,而不是浮在表面,必须沉淀下来做这个事情。重复了几次这样的操作。无论一开始的状态有多差,我总能回归到心流合一的状态,写作就像是经历了一次忘记了时间和地点的神奇妙旅。
现在想来,这种状态就像是我们内心的审慎的旁观者一样,清楚地知道什么东西对我而言,什么是更重要的东西。
你看,这么简单的一个实验,本来是写着玩玩的心态,却无形中有效地提取了对我而言重要的信息,顺便让自己进入了一种心流的状态。。。
如果,你不在实践中反复验证自己的想法,估计你以为的真相,只会离自己越来越远了。
运用这种方法,是不是可以推及到阅读呢?
比如,经常阅读的书籍,你每次朗读,会不会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呢?
重拾很多年前读过的书籍,你此时的你和当年的你,阅读、理解起来,意境和心态完全不一样了呢?
如果你没有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你又怎么知道其中的对比和差别呢?
这也就很容易解释了,阅读之后要注重感悟,我得用心去感受、用方法去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这是有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也很容易理解,为何沉浸式读书这些天来,我真的在阅读了,却有一丝丝收获颇少的遗憾和悔恨之情了。
人啊,我们很容易为了做一件事而去做事,却忘记了当初的目的,偏离了当初的轨道。可是一直在阅读、写作,我们会在未来的某天幡然醒悟,拨乱反正,不断审视和重新定义自己的命运。
你看,这100多天的阅读,虽说没有特别大的改变,但是它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只要在做,总会有那么一点收获的。
阅读,它不会给我们立刻改变命运,但是,我可以从书籍里获得智慧和启发;
阅读,它不会让我们逃离死亡的枷锁,但是,我可以从书籍里体验不同人生的经历,千帆过尽,仍然有少年的初心。
阅读,它不会嫌弃你所有的不堪,它能理解你所有的压力,能够在书籍中找到共情你的人,找到那个救赎你的文字,温暖你孤立无援的内心。
通过阅读书籍,我们无法短暂改变痛苦的现实,但是,它让我们变得愈加宽厚、大气,拥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
我们无法从阅读书籍里改变人生的长度,却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厚度。
与此同时,如果你无法将书籍的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
恐怕这辈子,书还是书,你还是你,你的文字永远也收获他人的共鸣和认可,永远也无法获得内心的自我救赎。
如果说,阅读之后要做的事,有什么值得我来做个总结的,请牢牢记住:
感受你所读过的每本书,让他们融入你的骨血里,
向着你想成为的人,并且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