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听蒋勋老师的音频节目《细说红楼梦》时,他说到一个关于小时候背古诗词的观点,原话我不记得了,大意如下:
在我们小的时候被老师和父母逼着背古诗古词,那时候也不懂是什么意思,只知道要背,背熟了之后可以应付考试或者随堂提问。但是当我们长大了之后才深刻地明白,那些被我们死记硬背的诗词其实对我们的影响很大,那是我们比较初期的接触古人带给我们的一些美的感受。
读古词和读书一样,很多次当下读的时候我们并不能理会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或者是意境。但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的多了,以及随着自己的年龄增长阅历增加,我们对那些前人告诉我们的事多了很多理解和懂得。我们自然也就明白了书中所讲以及词中所讲了。
当我们浅显阅读的时候,如果想要弄明白古词中的意思,我们都是借助老师来讲解或者是书中的注解。
那么你还记得老师是怎么教你的吗?教会你之后你感受到的词中意境和长大后自己领悟的感受一样吗?
我自己的亲身感受是:两者相差甚远。
也许老师会告诉你这首词你需要明白哪一个字是什么意思才能在考卷中回答正确;
也许老师会告诉你这首词是哪一位词人写的是在什么背景之下写的;
也许老师会告诉你这首词想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哪一句是名句可能会考要背会了。
但是
老师不会告诉你词是有“平”、“仄”之分的,这样古人吟唱才更有韵味,那种韵味甚至在没有配乐的今天读来都非常具有节奏感;
老师不会告诉你词的“词牌名”是如何而来的,是顺嘴一说,还是名家寻思而取的?
老师不会告诉你为什么男性的词人常常用女性角度写词?是因为词必须由女人来吟唱吗?还是因为涉及一些敏感政治的规避?
老师不会告诉你有些词人是否会因为词写得好而被起了很多的绰号,甚至词人的风流韵事都流传出来了。
老师不会告诉你千古“词后”李清照,还是一个“赌后”。
......
老师不会告诉你的还有很多,也许是因为应试教育的问题,也许是因为老师也有浅薄的时候,也许是因为老师认为:关于情爱风月、关于国仇家恨、关于风流韵事、关于美丽歌妓等等,中学生还是不要知道太多为好。
2.
老师不告诉你,有人告诉你。喜欢古词的你断不会错过这样一个挖掘宋词背后的秘密的好机会的。
而这个人,就是台湾淡江大学中文系博士候选人,主攻唐宋词研究。擅长词的文本解读,探究词作的意境与情感,对词在当时的社会、文化中产生的意义尤其关注。现于淡江大学中文系、大华科技大学兼任讲师的“林玉玫”。
她的新书《宋词背后的秘密》,用六十个有趣的问题展开,可以一一为你揭开上面那些老师不会告诉你的宋词秘密。
更加有趣的是作者林玉玫在这本充满古词的书中穿插了很多的现代元素。
比如:宋词的热门金曲榜。
比如:谁是最受欢迎词人奖?
比如:谁是北宋最佳作词作曲人?
比如:劲歌金曲和经典伤心情歌。
等等。
有时候,古人评古诗词我们不爱看,也可以说是看起来晦涩。但是今人评古诗词就显得特别的贴近生活,易懂有趣了。这样的与现代生活相连接的评古词并不会显得俗气,反而能够增加我们的感知力和参与度。
3.
宋词,在古代虽也是一种文学表现形式,但是最简单也会通俗的用法,大概就是配曲唱词了。配着优美动听的曲调,填上美丽哀愁的词句。唱的人动情,听的人也感怀。
其实和如今的歌曲形式差不多。如今的著名词人:林夕、方文山等,哪一个不是才华和情怀异常出众的人啊。
但是这本书中提到的“词人如何用和韵、用韵、次韵来互相唱和?”让我对古时候的词有了另一种理解。
这样唱和下来的词又更像是一封封的信件,你传给我你的心事,我传给你我的无奈。
我一直很喜欢的,也是非常著名的,就是陆游的《钗头凤》: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词中表示了陆游与他的前妻唐婉分离时的遗憾和无奈。当唐婉看到之后,也作了一首《钗头凤》来应和陆游: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这样的两首词,多像是在互相传递书信以示自己的心境啊。
同样的,很多唱和词都代表不同的状态,有的是表达相同的心境,有的是表达相互理解,有的是表示相互关怀,有的是互诉衷肠似遇知音,有的仅仅只是仕途不快的发泄罢了。
但是,无论是哪一种,词人之间的那种默契,以及他们依赖写词来表达自己的那种状态是我们今人少有的情怀。
如今,谁还会苦闷伤心了写几句美丽哀伤的词呢?也许私下咒骂几句或者是社交平台直接互撕了了吧。在这浮躁的社会也该用用古人的智慧来净化一下我们的状态了,感受古诗词中的美,是我们感知美的简单捷径。
4.
很早以前,我读安意如对古词的赏析,满满的都是女生那种爱恨情仇的故事描写,细腻,充满了感情,但是也过于主观,能够清楚的看出作者更喜欢谁更讨厌谁。
后来,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虽对他的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神一般的信奉,但仍觉得解说的专业,稍显枯燥和深浅不一。
如今,读了林玉玫的《宋词背后的秘密》,才知道还有另一种解说古词的形式,以问答的形式,各种问题都十分吸引我们,无论是正文回答还是延伸知识中,都满足了读者的猎奇心态并且啧啧称道原来如此。
之后,我们还可以去阅读更多的关于宋词的解说,我想,真正爱词之人,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老师没有告诉我们的关于宋词的秘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