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怎样进行自我对话

反效率信息

我不得不做、我应该做
隐含着“我不想去做,但我必须逼迫自己为他们去做”的信息,内在的自我异化和潜意识信息,导致了内部冲突和拖拉。

“不得不”—压力信息

隐含以下信息:

  • 我不想做
  • 他们让我违背自己的意志去做
  • 我不得不做,不然会发生某些可怕的后果
  • 我恨我自己不能拒绝
  • 这是一个必败的处境:不做会导致惩罚,做了又会违背自己的意志

“应该”—抑郁信息

对现在的状况感到愤怒,我要抱怨,我很不满。
会产生消极和自责的对比:

  • “应该不同”,想象中的理想状态——目前的负面现实
  • “应该做完”,结束时的状态——糟糕的消极的起始状态
  • “应该像他或她一样”,嫉妒或羡慕的人——糟糕差劲的自己
  • “应该达到那种状态”,想象中的极乐世界——现在的处境

以上两种信息并没有向你的大脑传达清晰的命令:

  • 你选择做什么?
  • 你选择什么时候做?
  • 你选择从什么地方做?
  • 你选择怎样去做?

选择的力量

从抵触到承诺

生活中充满了“有限的选择”和“不愉快的选择”
通过主动选择,把被害感和抵触情绪转移到建设性的努力中,例如:
你愿意生活在不做某件事情而导致的不良后果中吗?
某个项目失去干劲——找一下隐藏的“不得不”

  • 接受它,本来的样子而非应该如何
  • 放弃它,承受后果。

同时学会说“不”

  • 不,我需要时间考虑
  • 不,我没有你那么快
  • 不,我倒想立一份合同
  • 不,不会现在就付账

五种高效自我陈述

  • 我不得不做——我选择做
  • 我必须完成——我什么时候开始/我下一次从什么时候开始?
  • 这个项目大且重要——我可以走出一小步
  • 我必须做到十全十美——我完全是个凡人。
    试着做的不够完美,例如第一阶段马马虎虎,要快,不要质量;换一种工作方式,电脑换成纸,铅笔换成别的笔等等方式
  • 我没时间玩——我必须花时间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