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名人、科学家有异于常人的天分,读了他们的人生经历后,实际他们都有共同的特征·····,德国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大家都认为他是小提琴界“天才”,能用一根弦拉出优美的曲子,事实上,之前她在追求一位女士,为了赢得女士的芳心,他开始尝试从四根弦中去掉两根弦创作曲子。两根弦,一根粗,拉出的声音有点儿像男声,另一根细,拉出来的声音有点儿像女声,这样感觉像是男女在对话。后来有拿掉一根弦,用一根弦拉琴,他就是通过这样不停的创新练习尝试,才有了后来的成就。
没有与生俱来的天分,只有勤奋和坚持才会.......
一个人的潜能有多大?好奇心很重要。 跨界奇才列奥纳多·达·芬奇,童年时期就对飞行很好奇,鸟是如何飞行滑翔的,观察鸟类是如何张开和闭合翅膀,又是在什么时候降低尾部的。临死前还在好奇啄木鸟的舌头结构是什么样的,他每天生活在提问和探寻中。 达芬奇最擅长的就是绘画。 达芬奇的父亲第三次结婚,幸运地有了两个儿子,他观察两个活泼可爱的婴儿,在笔记本里画满了各种活动状态的婴儿:在妈妈身上不安地扭动,用手指戳脸,努力抓取东西或者水果,与猫打闹的各种姿态。《拿着花的圣母子》描绘的就是圣母想要安抚好动婴儿的一个作品。
天才就是勤奋练习的无限扩展。 小提琴演奏家莫扎特,7岁欧洲旅行,能用小提琴演奏。年幼的莫扎特还能分辨任何一种乐器的调子,大家都认为他是音乐“天才”。 莫扎特的父亲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也是一位音乐老师。父亲把心血都倾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姐姐在11岁时,就有人称她钢琴演奏家。在他4岁的时候,父亲开始全职教他学习小提起、大提琴和其他乐器,他们家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乐器,几乎应有尽有。莫扎特在6、7岁时,父亲对他的训练和培养不但强度大,而且时间也长,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莫扎特。
“天才”并非资质超人一等。 曾国藩天生资质愚笨,某年酷夏最热的一天,一个小偷钻进了曾国藩的卧室,正当他要席卷贵重物品时,曾国藩夹着书本回来,小偷只好钻进床底,见机行事。当时天色已晚,很多人已就寝。可曾国藩却挑灯诵书,要命的是,一篇很短的文章,他读了两个时辰都没有背诵下来。小偷在床底热得浑身发汗,又过度紧张,几乎晕厥。又一个时辰后,曾国藩还在那里磕磕巴巴,把文章背诵得缺斤短两。小偷忍无可忍,从床底下滚了出来,拍拍身上的尘土,朗声而诵,势如流水。曾国藩开始看到床底下钻出个人时,大吃一惊,当对方把文章流利地背诵出来后,就惊愕得张大了嘴巴。小偷以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说:“就你这头脑,别读书了,种地吧。”说完,小偷扬长而去,走进茫茫的夜色。
曾国潘23岁时,以倒数第二考取秀才。30岁前得罪官员,皇帝不喜欢他,父亲去世丁忧三年中,他读了庄子、老子的所有书,思考了很多。他不是武将,用自己的笨办法练兵打仗,取得了平定太平天国的胜利,为国家撑起一片天。晚年还在读书,用工楷写日记,可见他是一个及其勤奋的人。
智商和天才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天才”是训练的产物,无论你是孩子还是成年人,无论你是否有“天赋”,掌握正确的方法,你的梦想都可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