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由于意识到自己经常给女儿买各种玩具,导致女儿现在几乎每天都要问我,妈妈你今天给我带好东西了吗?妈妈,你给我买个XX玩具好吗……
后来网上查了一些关于给孩子买太多玩具的坏处和弊端的文章,尤其看到那句扎心的话,确实让我心头一颤。低层次的父母喜欢给孩子买各种玩具,而高层次的父母则喜欢陪孩子玩各种游戏。
看来,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称职的父母,光有爱,有耐心是不够的,还要有智慧,懂原则。
我们每一个父母都会面临孩子买玩具这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对父母而言,买不买玩具只是一道选择题,但是父母怎么回答却真的会影响孩子的成长轨迹。
网上查看到一篇关于孩子要买玩具这一话题的3种常见的错误回答的详细解释,分析的特别透彻,觉得特别好,在此截取部分原文,与大家一同再次学习,查漏补缺,引以为鉴。
1.无原则型回答:“好了,别哭了,给你买。”
后果:没原则地对孩子过分满足,过分溺爱,容易让孩子变得没责任心。
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卢梭说的:
“害孩子很简单,那就是事事都满足他,但是,这个满足并不等于爱。”
孩子小时,父母对孩子的溺爱没有原则,欲望不加节制,等到孩子大了,欲望也大了,你再也满足不了他的欲望时,他就会坠入深渊。
要是哪天孩子犯了更大的错,父母将追悔莫及。
2.哭穷型回答:“家里没钱,就不买了!”
后果:孩子被迫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长大不敢追求自己喜欢的一切。
作家埃德加·布莱索说过:
如果孩子从小就被灌输成一个“穷人”,那他一辈子都会是个“穷人”。
父母哭穷式拒绝,容易让孩子得到一种匮乏感,这种匮乏感,会让孩子的自尊变得十分脆弱。
低人一等的卑微感,终其一生都会如影随形。
3.交易型回答:“想要玩具,那你要积分才能换。”
后果:靠利益驱动的孩子,长大后往往很容易唯利是图。
经济学家格森说:“同一享乐不断重复,则其带来的享受逐渐递减。”
只对孩子使用物质奖励,孩子的胃口可能会越来越大。
也许有一天,当孩子提出父母无法满足的要求时,情况将会失控。
蒙台梭利博士说:“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
孩子后来变成什么样,离不开父母的一言一行。
在孩子索要玩具的时候,父母可以这样做:
1. 先问孩子:“你为什么想要这个玩具?”
很多妈妈听到孩子想买新玩具,第一反应都是拒绝,但是有时候孩子想买玩具,不仅仅是为了买而买的。
有时候,在孩子的想象里,玩具并不仅仅是一个玩具,而是他的帮手,是他的伙伴。
当孩子想要买新玩具的时候,父母不妨先听听孩子的理由。
2. 根据孩子的理由:合理的可以适当满足,不合理的要拒绝。
买一个玩具对于父母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面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要有原则有底线地拒绝。
父母用和善而坚定的态度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孩子才会逐渐知道为人处世的尺度。
同理,如果孩子的要求并不过分,适当满足孩子也可以。
3. 跟孩子约定买玩具的规则
认识一个妈妈,是一个教育机构的负责人。她和孩子有一个玩具约定:一个月只能买两个新玩具。如果这个月的数量用完了,后面孩子遇到再喜欢的,她都绝对不会买。
所以在每次买之前,她都会郑重地问孩子:“确定买这个玩具吗?家里是不是有相似的?”“我们约好一个月只能买两个玩具,买了这个,机会就少一个了哦。”“因为要是不够喜欢,下次看见喜欢的玩具,再哭闹都不会买。”
刚开始,机会用完了孩子会又哭又闹,但是她不为所动,任由孩子呼天抢地,她就在旁边安静地看着。等孩子闹完了,再跟孩子重申为什么不给他买。
慢慢地,孩子明白了想要玩具,就要遵守规则。后来面对想要的玩具,孩子都会认真考虑自己是不是喜欢,是不是没有这款,权衡过后再做决定。
尹建莉老师说过:
“大的教育是由生活中无数的小事构成的,几乎每一件小事的处理方式,都反映了父母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素养。”
孩子想买玩具只是育儿路上的一件小事,但是父母的一言一行,一问一答,都是孩子成长的标杆。
每一件关于孩子的小事,处理好了,就是孩子成长的底气,处理不好,就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作为孩子人生的引路人,希望下次孩子跟我们说“妈妈,我要买这个玩具”的时候,我们对孩子能多点耐心,多点坚定的立场和温和的回应。
至于如何把握个中尺度,咱们且行且琢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