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1.
昨天的更文《如何成为一名牛逼的客服?》吸了不少粉,但也收到不少的质疑,不少客服给我留言,说在客服岗位上不少的指标要完成,一点也不牛逼,想着想着就感觉很焦虑。
这让我想到写今天这篇主题,我们的面对残酷的现实,我们的职业幸福感来自哪里?
研究也表明,幸福感越强越有工作成效,更具稳定性也更有生机活力。
本质上工作不创造幸福,但它有助于得到幸福。
如何提升幸福感?请继续往下看。
2.
前段时间听罗辑思维说了一个故事。
一位武汉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到罗辑思维实习,被安排到了客服岗位,工作内容就是每天接一些电话。
名牌大学高材生到企业实习,只干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琐碎工作,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是大材小用,太委屈人家了。
然而比这更“残忍”的是:由于来电咨询的人以用户为主,多半是追问“我买的书为什么还没送到?”,心情焦急,语气也很生硬,每天接这样的电话,真是满心的负能量不断积压。
高材生同学实习期满,准备回校继续完成学业。在临走那天,他在工作群里分享了一份文档,这是在没有任何人要求和监督的情况下,他自己主动完成的一项总结成果。
他说:通过这两个月不断的接电话,我整理出了咱们公司可能遇到的所有的客服问题,这些问题该怎么去解答?包括很多话应该怎么说沟通效果比较好,我参考其他公司的客服,做了一个梳理,大概是30页的一份文件,全在这里了,希望能对公司日后的客服工作有所帮助。
罗振宇说:“当我看到这份文件时我彻底傻了,我相信如果你是老板你也会这样。这就是人才啊,要把他留住啊。
他有多高的学问重要吗?他原来是哪个专业的重要吗?这份文件里写的东西是否尽善尽美重要吗?
一个人的价值,并不是由他的知识和能力的存量决定的,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定义问题,并想尽办法将他解决掉。具备这样的特质,OK,他就是牛人。”
更重要的关键与核心是:你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3.
你选择了舒适,很大程度那就远离了创造更大价值的可能性。
说一个思维惯性。
思维惯性有一个重要的区分,你是增长型思维还是非增长型思维。非增长型的思维就是把KPI完成,不要冒险。但如果是增长型思维就会不断地努力去做,在任何情况下看到的都是机会,不会仅仅看到挑战和压力。
所以,如果你有焦虑,那么一定是思维方式错了,如果思维方式没有错,看到的应该是机会。
当然这有点反人性不是么?
但这样的反人性,如果能让你做出那么一些改变,而这一些改变又能够让你找到些许平衡,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这需要有一个很大的挑战,这个挑战就是从外向内看,不是从内向外看。
如果你走在成长的路上,你一定要从外往里看,而不是从里往外看,只有从外往里看的时候才能找到真正的发展方向。
从外向内看的原则很简单,第一,从外审视你的行业;第二,扩大对行业的理解;第三,你的能力,特别是核心能力要不断重新构建。
4.
高薪厚职、做喜欢的事情、工作环境优越、与梦想者同行、同事和睦、有足够的学习机会、自由、稳定安逸……关于幸福,不同人有不同看法。
我认为,自我实现带来的成就感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每个人都带着成为天才的潜力降生在这个世界上。发现你的兴趣爱好,筛选并发现自己的天赋,制定目标并快速启航。
有人会喷,我没有什么兴趣爱好,何来自我实现。
如何发现你的兴趣爱好?有什么妙招吗?
有,向内问自己。
【1】你做什么事情受到过赞美同,哪方面的称赞是最多的?
【2】列出你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3】列出你欣赏哪些人
【4】善于做白日梦
【5】有机会就尝试
把所有的兴趣都列出来以后,针对每一个兴趣,问自己四个问题:
【1】这是我真正的兴趣吗?
【2】我为什么喜欢它?
【3】什么情况下我会不喜欢它?
【4】做好这件事,我需要放弃什么?
认真、耐心、勇敢、真实地面对自己,你一定会充满能量,充满热情,充满吸引力和创造力。
任何一个人,都不必过于纠结,踏踏实实地去做事,去培养自己各方面的优秀品质和好习惯,每天进步一点点,努力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5.
当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的时候,你会绝望吗?放会,他们一定会这样的。
就我个人而言,上周参加了一日商学院课程,分享中问他:“你们知道秋叶吗?全场举手;彭小六呢?全场举手;李忠秋呢?全场举手……问了很多,无疑全场都是举手。
举这个例子,我想说的是同频真的很重要。刚刚说到的几位大咖,都是超级IP,同频共振,互相学习。
而且在整场活动,你永远猜不到学员中有多少位网红。
上完课我的感觉是即开心又有些焦虑。开心的是链接到一群积极向上的伙伴,焦虑的是优秀的人太多,自已却平平。不过这样的焦虑是好的,对比自己优秀的人要去欣赏,因为他在激励你快点进步。
所以,请远离那些负能量,与优秀的人在一起,因为和他们在一起,你才有资格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