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写作的人应当,也必须把写作过程日常化。——王小麦:《从零开始创意写作》
也许你并不会以写作为生,但如果想要尝试文字创作,那么,把写作过程日常化这个技巧我想是适合大部分人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因为我也是这个大部分中的一份子。对于从来没有任何写作基础的我来说,坚持去写,这一个方法,让我从表达断断续续,到现在至少能够把所感所想完整输出了。光这一点就让我收获很大了。
其次,很多时候我们做不到写作日常化,是由于我们常常容易陷入一个误区:仿佛要等到灵感来了,才有写作输出的必要和意义。
王小麦在《从零开始创意写作》一书中说到:灵感不是等来的。
如果一定要等到灵感来了才能开始,那也许灵感永远不会真的到来了。
巴金到了晚年,身体差到手不停颤抖,根本握不紧笔,巴金是用自己的下巴,一点一点抵住笔,写下了每一笔每一画。
在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时,写作占据了几乎他全部的时间,一个人住在窑洞里,不断地写;啃黄瓜就馒头,不断地写。
就像王小麦说的那样:写作活动促进了灵感的诞生,而非灵感者创造了写作活动。
很多灵感都是在不断地写作中逐渐流淌出来的,就像这个问题,我并不是一开始看到就已经想好了要怎么回答,而是尝试着去输出心中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感悟,然后逐渐就想到了一些思路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把写作日常化,就是在点燃一颗一颗的星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