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鲁阳文君语子墨子曰:“楚之南,有啖人之国者桥,其国之长子生,则鲜 而食之,谓之宜弟。
美则以遗其君,君喜则赏其父。
岂不恶俗哉?”
子墨子曰: “虽中国之俗,亦犹是也。
杀其父而赏其子,何以异食其子而赏其父者哉?
苟 不用仁义,何以非夷人食其子也?”
鲁君之嬖人死,鲁君为之诔,鲁人因说而用之。
子墨子闻之曰:“诔者, 道死人之志也。
今因说而用之,是犹以来首从服也。”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译文:鲁阳文君告诉墨子说:“楚国的南面有一个吃人的国家,名叫‘桥’,在这个国家里,长子出生了,就被杀死吃掉,叫做‘宜弟’。
味美就献给国君,国君喜欢了就奖赏他的父亲。
这难道不是恶俗吗?”
墨子说:“即使中国的风俗也象这样。
父亲因攻战而死,就奖赏他的儿子,这与吃儿子奖赏他的父亲有何不同呢?
如果不实行仁义,凭什么去指责夷人吃他们的儿子呢?”
鲁国国君的爱妾死了,鲁国人阿谀国君,为她写了诔文,鲁国国君看了很高兴,就采用了。
墨子听到这件事,说:“诔文,说明死人的心志。
现在因为高兴采用了它,这就象用牦牛的头来做衣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