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作者:惠州唐先生
每一个爱情、婚姻、家庭都有一层不完全真实的面纱,揭开这层面纱或许我们就会看到另一个埋藏于心灵深处的灵魂。
毛姆被誉为人类文学史上最会讲故事的作者,在《面纱》这部小说中,他用一位英国女人在中国所经历的失败爱情、婚姻,还有生活,向我们诠释了人性的欲望、堕落到觉醒以及心灵成长史。
萧伯纳曾说:“生活中有两个悲剧,一个是你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另一个则是你的欲望得到了满足。”
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我们会不安于现状,产生焦虑;当欲望得到满足时,又容易迷失了自己,甚至找不到安放内心的灵魂。
小说女主角凯蒂就是在追求生活欲望的同时,经历了爱情、婚姻的扭曲与挫折,最后才体会到觉醒,感受到爱的付出。毛姆先生用爱情、婚姻,还有家庭作为描绘背景,透过这一层神秘的面纱,拨开一丝薄薄的迷雾,带着我们跟随故事情节,重新思考生活,获得人生醒悟。
01
欲望的尽头就是迷失
凯蒂的家庭处于中层阶级,她的父亲沉默寡言,事业上也没有更好的出色成就。母亲迫切希望得到更好的生活,在对丈夫的能力感到失望之后,她给凯蒂姐妹俩不断灌输人生宗旨——用婚姻改变命运,改变生活。
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令凯蒂在追求欲望的道路上越走来越深,她对众多的爱慕者挑三拣四,在跟那些富裕的成功人士不断的攀比中,虚荣心占据了她的全部内心,爱情在她的眼中也就是用一场交易换取的结果。
爱情本是建立在双方感情基础上的产物。凯蒂和母亲对自身过分高估,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快过了婚姻年纪的凯蒂最终和一位并不是很富有,性格有些内敛,甚至可以说不是特别了解的沃尔特结合,书中她对沃尔特的求爱这样回复:“我想我非常喜欢你。但你必须给我时间让我适应你。”他们就这样爱得模棱两可,爱的含含糊糊。
英国作家罗斯金说:“世上四分之三的要求都是不切实际的,是建筑在幻想、唯心、希望和感情的基础上的。”
甜蜜的爱情是美好婚姻的基本要素,当今社会离婚率一直高居不下,许多青年男女在经历了卿卿我我的海誓山盟,渡过了刹那间甜甜美美的恋爱日子,当步入到婚姻生活后,面对的就不单单是爱情,它还要担负着美好人生,而人生就包括了一日三餐、油盐柴米这些琐事,同样人生还不可能一帆风顺,它还会包含失败与挫折。
02
贪婪是构建欲望的基础
沃尔特是一位性格内向的细菌学者,他个子不高,相貌也极为普通,但他对凯蒂有很深的爱慕。他每天对妻子都是爱得小心翼翼,深怕这条系着爱情风筝的绳索断落,似乎他可以接受一切,前提只是要凯蒂爱着。这种畸形的婚姻令凯蒂很快就无法满足,她的内心空虚,慢慢体会到没有爱情的婚姻像是掉进坟墓一样孤独。
叔本华曾经说过:“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幸福不过是欲望的暂时停止。”
结婚不久沃尔特工作调动前往香港进行专业研究。凯蒂跟随他来到了香港生活,在当地她慢慢接触、逐渐融入到上流人群中。在聚会中她遇到香港高层政要人物汤森,看到对方模样俊朗,身材挺拔,言行举止也充裕着绅士风度,很快凯蒂就被汤森征服。他们频频约会,甚至利用沃尔特工作时候在家里私会偷情。
我从来都无法得知,人们是究竟为什么会爱上另一个人,我猜也许我们的心上都有一个缺口,它是个空洞,呼呼的往灵魂里灌着刺骨的寒风,所以我们急切的需要一个正好形状的心来填上它。
在欲望的驱使下,凯蒂不再克制自己,尽情地享受爱情带来的刺激,她失去了辨别是非的本能。纸包不住火,发现私情的沃尔特没有当场捅破,他对凯蒂的深爱也变成了极度怨恨。他提出两个要求,要么跟汤森结婚要么跟自己去中国内地瘟疫区工作。
人们常说爱恨交加是指对一个人对爱到了极端时候,爱跟恨都在交连错杂,很难区分彼此。而此时的沃尔特就是处于这样的心理矛盾交织着。婚外情肯定不会有好的结果,汤森回绝了跟凯蒂长期生活的要求,此时的凯蒂心灰意冷,她的欲望被现实撕得粉碎,爱情幻灭,终究要自食恶果。
03
摆脱了欲念就会获得醒悟
凯蒂跟随丈夫来到贫穷、落后、瘟疫横行的中国,丈夫对她的爱依然是带着无情,甚至是冷漠,他每天只是用忘我的工作来发泄内心的伤痛。
在当地凯蒂看到瘟疫对生命的侵夺,见证了人们对死亡的无助。她也看到修女们的全身奉献,她们大爱的无私付出。凯蒂坚定地加入,并主动参加最脏、最累、最危险的工作,因为在这里她找了迷失的自我,她体会到付出爱可以换来无尽的快乐。
苏格拉底曾说:”逆境是磨练人的最高学府。“
有舍有得,当你付出爱的时候,你将会获得快乐,还会带来幸福。现在的人们过度追求享受,提倡及时行乐,经常引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来满足自己的欲望需求。但现实中付出和得到往往并不能用等量的价值来平衡,你付出体力、脑力,可以得到财富,同样,你也一样可以获得精神财富和身心快乐。
凯蒂用爱心唤醒了自我,她重新认识了关于爱的含义和人生的价值。她的内心因为付出爱而得到平复。此时沃尔特的忘我工作却造成身体感染了病毒,最终他死在了抗击瘟疫的第一前线中。
凯蒂经历了心灵的洗涤对沃尔特的离去不再感到孤独,她重新认识了沃尔特,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对生命的追求,欲望已经远离了她的内心。
04
爱不一定要语言描述
几经辗转凯蒂回到了英国,此时母亲病逝,已经不再年轻的父亲对她依然深爱如故,一贯沉默寡言的他跟凯蒂讲述自己即将提升至大法官的工作,同时也提出尊重她的生活选择。
至此凯蒂终于体会到父爱的感受,一直以来木讷、内向,事业没有多少成就,对家庭关心不够的形象瞬间打破,揭开这层面纱,父亲原来一直在默默地付出,他为了家庭的生活安守工作,遇到家庭的感情挫折也能够平稳心态默默守侯。
爱不是用口头承诺,爱是行动,是要用时间去证实的结果。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对家的理解是:”家就是城堡,即使是国王,不经邀请也不能擅自入内。所谓幸福的家庭不是在物质上的丰富,乃是充满爱、了解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的家庭。“
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晒豪车、晒豪宅,晒美食、晒旅游,也有晒“家里有矿,吃穿不愁”的言词。为此我们总是抱怨自身家庭起点低人一等,总是埋怨父母没有接受过更高等的教育,觉得他们没有创造令人羡慕的工作收入,没有进入上流的社会、人脉圈子……
诚然,优质的家庭背景或许可以令我们少走些曲折的弯路,在很多时候也可以让我们体验到一般家庭无法享受到的生活。但是生命的意义却不是由单一的物质作决策,人生之所以有其价值,决定其长远、甚至是永恒的却是思想、精神,还有爱的付出。
05
写在文末最后
曾经有人评论这是毛姆唯一的一部爱情小说,但我却认为这更像是描述一个人的一生经历与感受,它上演了爱情、婚姻、家庭三部曲。它用爱情作为影片的引子,将我们带入心灵的深处,让读者将看得见的物质欲望转化成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最后引用书中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词:所有的人,乃至整个人类,就如同这条河里的水滴一样,流淌不定,一滴滴彼此接近,却又相距遥远,汇成一股无名的巨流奔向大海。既然一切转瞬即逝,任何事物都无关宏旨,人们竟还要荒唐地看重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让自己也让别人遭受不幸,这实在太可悲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