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卷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01    元君下凡

        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女娲造出了人类。随着人类代代相传,人数渐增,便拥挤起来。鸿钧老祖收集混沌元气装在熔炉里,煅造三界供人们居住,装有混沌元气的熔炉称为“鸿蒙熔炉”。

        一日,太初始祖驾雾而来,笑着问鸿钧老祖:“老友啊,十万年不见,你还守着鸿蒙熔炉?”

        鸿钧老祖道:“鸿蒙熔炉能煅造三界,亦能毁了三界,不守不成啊。始祖周游三界,可有趣事?”

        “此翻周游三界,去过三次神州大地。第一次去是殷商时期,诸侯国和大大小小的部落近八百个,土地和奴隶属于贵族的私有财产。天下共主子受提出解放奴隶,有六百个部落不同意,纷纷求助最大的诸侯国西伯侯姬昌,姬昌之子姬发在各部落请愿下,联合八大诸侯国,趁子受东征时出兵朝歌。子受听说自家城门失火,留部分将士继续东征,带着部分兵马往回赶,到达牧野与姬发展开激战。”

        “子受一方征战已有伤残,速归兵马疲乏,无备失去先机;姬发一方准备充分,士气高涨,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此战子受必败。第二次呢?”

        “第二次是周天子时期,到一个叫文坛的地方,看见凡人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仔细听来,方知他们分为: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等,他们各抒己见,因此争论不休。”

        “倒是有趣,第三次呢?”

        “第三次是宋代年间,此去见到两个怪像,使我颇为震惊。”

        “什么怪像?”

        “为官做宰的男人们非常遵从儒家思想,以至一些人不单是说话,就连走路的姿势和迈步大小都模仿孔丘,此为一怪像。另一怪像是有很多女子缠足,缠足的女子脚已变得畸形,却有不少男子称其美。”

        “思想被禁锢,这可不是好现像。熔炉里的混沌元君已有灵识,让他去唤醒人类,始祖觉得妥否?”

        “是啊,人若没有了思想,岂非与行尸走肉无异?只是要唤醒人类,光有灵识不够,还需开灵智。”

        “这有何难?始祖与我共同教化混沌元君开其灵智即可。”

        教化三百年,鸿钧老祖对混沌元君嘱咐道:“元君,此番入凡尘,不可搅弄风云,切记!”

        混沌元君道:“老祖放心,元君谨记!”

        太初始祖指着神州大地,说:“就在那个方位,去吧!”

        “是,始祖!”混沌元君说完,飞身下凡。

02    卓吾降生

        泉州府李白斋家里,传来女子一声接着一声的痛呼,接生婆对该女子说道:“深呼吸,用力,看到头了,再用力,孩子就快出来了。”李白斋背着双手,在屋子外走来走去,显得焦灼万分。

        “哇哇哇!”婴儿的嘀哭声响起,不一会儿接生婆快步走出来,笑着说:“恭喜老爷!贺喜老爷!是个小少爷。”

        李白斋从广袖里拿出碎银给接生婆,接生婆得到打赏高兴地走了。

        进屋后,李白斋看到妻子满头大汗,说:“娘子辛苦了!”

        “不辛苦,这是作为妻子的荣幸!”妻子虚弱地道。

        李白斋看着床上躺着的大胖小子,伸手想要抱他,又不知如何下手。最后干脆大眼瞪小眼。

        妻子抿嘴一笑,道:“相公,还没有给孩子取名字呢。”

        李白斋看着眼睛滴溜溜直转的婴儿,对妻子人说道:“这孩子就叫林载贽吧。”

        妻问:“子随父姓,相公姓李,孩子为何姓林呢?”

        “我们这一支族人承林氏,因此林李两姓同宗同源,故林李轮姓。也就是父辈姓林,我辈姓李,子辈姓林……”李白斋回答。

        此时李卓吾名为林载贽,便是混沌元君托生的孩子。

03    年少成名

        李卓吾陆续添了弟弟妹妹,让这个收入微薄的家有些掣襟露肘。父亲照例每日去私塾教书,李卓吾作为家中长子,帮着母亲一起照顾弟弟妹妹。

        6岁时,母亲早逝,懵懂的他并不晓得从此再也见不到母亲了,因此没有很悲伤。母亲去世不久,父亲便续弦了,继母在家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年龄稍长的李卓吾跟随父亲去私塾读书。

        后来继母又为李卓吾添了弟弟妹妹,本就贫寒的家境就更加窘迫了,父亲负担不起,让李卓吾回原籍南安榕桥,11岁的他便寄养于叔父家。

        李卓吾12岁时,读《论语》樊迟问稼篇,作《老农老圃论》。孔子是把种田人看作“小人”,这一点他是不认可的。《老农老圃论》得到同学们称赞,一时间轰动乡里。

        自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诸子百家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儒家独占鳌头,再没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而孟子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主张,历代君王并未付诸实践。

        儒家思想经过统治阶级的层层加固,牢牢地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尤其是程朱理学兴起后,人们的思想更是被上了枷锁,裹足不前。

        林载贽大胆地反驳儒学至尊孔子的观点,孔子是什么人?被大家尊称为先圣真师,是连各朝皇帝都顶礼膜拜的人。自“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以来,从未有人反驳过孔圣人,因此他的大胆言论《老农老圃论》才如此轰动。

        李白斋问林载贽:“贽儿,最近都在读什么书?”

        “最喜《周易》!”

        “改学孔子的《礼》,朱子的《传》,学这个易于高中。”

        李卓吾作为家中长子,帮父亲持家的担子就落在他头上,因此父亲让他学的书,即便不喜欢也努力去读。

        16岁这一年,李卓吾通过泉州府童试考入府学,成为一名秀才。入府学后改林姓李,即名李载贽。

意气风发
04    磨难重重

        李卓吾一边帮父亲干活,一边读书,转眼就21岁。“贽儿,为父请媒人挑选了适龄女子,三个月后成亲。”

        “父亲,儿子一未考取功名,二未建功立业,谈何成家?”

        “自古以来,婚嫁讲究长幼有序,如今你弟弟妹妹均已到了成亲的年龄,你作为家中长子怎能不先成亲?”李卓吾只好同意成亲。

        婚后两人相敬如宾,妻子黄宜人是位贤良淑德之人,作为家中的长媳,需要担负起相夫教子料理家务孝顺长辈照顾弟弟妹妹等责任。李卓吾为生计四处奔走,抽空读书。

        李卓吾26岁中了举人,成为候补官员。他继续为家计奔波,生存状况并未因此改善,29岁时,七岁的长子竟饿死!

        不久之后官员来报,李卓吾补从九品河南共城教谕。他顾不上悲伤,打点行李去赴任。

        “我去赴任后,家中的老老少少就拜托娘子了。”此官职小俸禄少不足养家,李卓吾不得不只身赴任。

        “相公放心便是!”黄宜人还未从丧子之痛中走出来,仍强颜欢笑着说。作为李家长媳、弟弟妹妹的长嫂、孩子的母亲,她有照顾一家老小的责任。

05    噩耗连连

        李卓吾至河南共城出任教谕,时值而立,因避皇帝的讳更名,改李载贽为李贽。

        李卓吾34岁时任南京国子监博士,也正是这一年,父亲去世,李卓吾回乡治丧,依礼制需丁忧三年。此时泉州正遭倭寇进犯,李卓吾回乡,以朝廷命官身份参与抗倭,甚至亲自率领弟弟一起抵御倭寇。

抗击倭寇

        三年丁忧期满,李卓吾要到北京候职。父亲已故去,弟弟妹妹各自婚嫁,李卓吾携妻子儿女同行。来到北京,到礼部报到候职,不曾想这一等竟等了十数月!盘缠耗尽,李卓吾只能重拾私塾旧业,总算盼到补缺北京国子监博士,此时李卓吾37岁。

        一天,李卓吾散值归家,见妻子正在抹泪,遂问:“娘子何故心伤?”黄宜人说:“二娃病了,家中的碎银是这个月的口粮,若用来请郎中,恐怕等不到下个月放月钱,故而伤心。”李卓吾谓其妻道:“娘子莫慌,明日我向同僚借银两。”第二天下值时,看到妻子满眼期待地等在门口,李卓吾只得硬着头皮走过去道:“娘子莫怪,尚未借到银两,明日我再试试。”

        这年恰逢天降旱灾,贪官污吏借漕河是运送皇粮河道之名,把通向田间的水源全部引入漕河,切断百姓的田间用水,企图乘机敲诈勒索。李贽多次竭力请求放水均遭拒绝,早就把这些官员得罪透了,谁会借他银两?

        请不起郎中,黄宜人只得匀出一点碎银去药铺抓药,但仅仅喝药显然没什么效果,过几日就殁了,夫妻俩再次陷入丧子之痛中。然而当天,竟又接到祖父病逝讣文,可谓祸不单行!

        黄宜人说:“相公,若举家回去,恐路费不足啊。”

        李卓吾想:把妻子女儿留在北京,她们无亲无故又没有经济来源,无法生存,不妥。全家回去原籍南安榕桥,先不说路费够不够,那边没有田产如何生活?不可行。以前在共城买了田产,不如让内人带着女儿先过去。

        李卓吾遂道:“之前我在河南共城买下一点田产,我先带娘子和女儿们去共城,再回祖籍。”

        黄宜人哭道:“相公,不要抛下我们!”

        李卓吾安慰妻子:“娘子莫要胡思乱想,祖父孝期一满,我就来接你们。”

        黄宜人哭得更伤心了,边哭边说:“相公只怕是一去就不回来了吧?也是,如今儿子都殁了,就剩三个女儿,相公不休我算是给几分薄面了。”

        李卓吾认真说道:“娘子快别胡说!儿子是我们的宝贝,女儿也是我们的心头肉。我有贤妻在此,有三个宝贝女儿在此,怎么会不回来呢?”

        听到此话,黄宜人颇为感动,叮嘱道:“此去祖籍,相公不要多思多虑,万万要保重身体,相公脾胃虚弱,切记要按时吃饭。”

        守孝期满,李卓吾来共城接妻女,才得知河南闹灾荒,当地赈灾缓慢,两个小女儿竟被活活饿死,只剩下妻子和大女儿了!李卓吾闻此噩耗,想到:原本四子三女,两个儿子出生便殁了,长子次子二女三女相继早夭,是与儿女缘浅还是我这个做父亲的太失败?想到此处,一时间悲从中来,竟大病了一场。

06    官运亨通

        李卓吾在共城接到吏部通知,出任北京礼部司务职。李卓吾即携妻带女来北京,安置好妻女,便去上任。

        黄宜人看着身旁的长女李恭懿,不由想起其他孩子来,其他孩子都殁了,未给相公留下儿子,便打算为相公纳妾。李卓吾散值归来,黄宜人就对他说:“相公,如今我已三十有四,想必不会再为相公添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相公纳妾吧。”     

        李卓吾听了道:“谁说我无后?将我的大囡懿儿置于何地?”

      “大囡是女儿,没有儿子就是无后。相公早日纳妾开枝散叶才是正经。”妻子劝道。

        李卓吾说:“世人迂腐!儿子女儿都一样,有女儿怎么就是无后了?家里已有贤妻,我为何要纳妾?此生我绝不纳妾!”

        李卓吾本就没有想过纳妾,加上在担任礼部司务期间,开始研读王阳明的学说,这些因素促使李贽思想发生极大的转变。而此时也结识了泰州学派重要人物,如罗汝芳、耿定向等人,他们注重社会底层人的感受,致力于开启民智,这些思想深得李卓吾喜欢。一心扑在学术上的李卓吾,哪有心思纳妾?

        “相公,大娃二娃殁了,没能为相公留下儿子是我的罪过。子嗣问题历来都是极重要的,相公已是不惑之年,得尽快纳妾绵延子嗣,别误了好时期。”

        “娘子,这不是你的错,纳妾之事休要再提!”

        其妻力劝李卓吾纳妾无果,便自作主张从官眷中物色了人选,对李卓吾说道:“我已为相公觅得良妾,此女品行样貌都好,相公就同意了吧。”

        李卓吾黑着脸道:“娘子切莫玩笑,我说了不纳妾。”说完也不等妻子接话,兀自走了。

        ……

        李卓吾对妻子黄宜人说:“娘子,快收拾行李,我们去南京。哈哈!升职了,南京刑部员外郎,官阶高了好几品呢!”

        “官职高了,俸禄自然也会多一些,能让我们一家三口衣食无忧,更不用为生计发愁。”黄宜人说道。

        “最让我高兴的是:我的知己好友焦竑就是南京人,去南京后我们可以常聚首了。”

        李卓吾45岁升任南京刑部员外郎,在南京交了很多好友。李卓吾受王阳明学说的影响,又受到泰州学派的启发,俨然成了一位思想家,很多观念开始异于常人;而黄宜人是一个普通人,她的所思所想一言一行都是该怎么过日子,这便有了分歧。加上妻子一心要为他纳妾,惹得他不胜其烦。于是,李卓吾在钟南山南麓一个叫鸡笼山的地方租赁房屋,闲暇时在此读书,在安静之地读书写字颇有成效,因此渐渐少回家,常来此处。

升迁上任

        李卓吾51岁时,接到擢升为正四品云南姚安知府的升职令时,他并不开心。

        李卓吾回到家,叹了口气说道:“娘子,我接到升职令,要去云南姚安出任了。”

        “这是好事啊,相公何故唉声叹气呢?”

        “娘子有所不知,姚安动荡不安,带你们前去,万一出点事如何是好?可不带你们去又如何安置你们?”

        好友焦竑听说李卓吾升任姚安,特来道贺,见他愁眉苦脸便猜到他的心思,暗中帮他联系安排好后即刻来告知:“我已联系耿兄,黄嫂子、大侄女儿和侄女婿可留居湖北黄安耿府,李兄只身去姚安上任就可。”

        此时的女儿李恭懿已嫁为人妇,女婿庄纯甫是世交之子,也算是熟人。妻子黄宜人坚决要与李卓吾共赴姚安,任李卓吾和女儿、女婿怎么劝都不听。

        “相公担心我的安危所以让我留在黄安,可是我也担心相公的安危?相公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没有人照料饮怎么行?作为妻子,理应照料相公的饮食起居,何况夫妻本应同甘共苦。姚安我是一定要去的。”

        李卓吾见妻子态度坚决,自知她是关心自己,最终将女儿女婿留在黄安,自己携妻到姚安赴任。

07  辞去官职

        李卓吾辞官了,这一年,他54岁。

        “娘子,我请辞了。”李卓吾对妻子说。

        “如今衣食无忧,女儿也成婚生子,辞便辞吧。”对于他辞官一事,妻子是理解的,知他志不在此,只是迫于生计才去做官。她想到:既然相公辞官了,那便家去吧,在外多年,真的挺想家。她说:“相公,都说叶落归根,不如早日还乡。”

        “为什么要回去?我辞官就是为了专心著述,而老家亲戚众多,事务烦杂,疲于奔忙俗事,岂有功夫写书论述?”李卓吾说:“回想这半生,我都在为生计发愁,为家事所累,蹉跎岁月。现在,我也该为解除民众思想枷锁作努力,为社会发展进步作贡献了。”

        妻子知他是有理想的,不过她更想和亲人团聚,便道:“纵使不回泉州,也该去黄安,女儿女婿在那里。”

        正当李卓吾犹豫是否要回黄安时,收到焦竑一封书信,约李卓吾一起到黄安吊唁耿定向之父,李卓吾携妻来到得黄安,与女儿女婿一家团聚。

      李卓吾得耿定向挽留,决定暂时留居黄安耿府,黄宜人不赞同说道:“回故乡泉州也好,自己置办房产也好,一家人这样寄居别人家,终归不妥。”

        李卓吾说:“知己好友,有何不妥?”

        耿定向与李卓吾学术观点不同,其弟耿定理却是李卓吾知己之交,有耿定理在,住在黄安原也稳妥。不料耿定理突然离世,李卓吾与耿定向常因观点不同争吵,再呆下去已是无趣。

        恰在此时,黄安临县好友周柳塘的盛情邀请,李卓吾决定去麻城。而妻子坚持要回老家泉州,女儿女婿带着孩子也不想四处漂泊,最终决定妻女家小回老家,李卓吾只身去麻城。临行前,李卓吾将这些年为官所得全部俸禄给了他们。

        李卓吾去了麻城,黄宜人想等着他一同回家,便和女儿商议:“我们等等你爹,到时候一起回去吧?”女婿便在黄安租了房子,黄宜人时常遣女婿去麻城照料李卓吾。一年后,李卓吾依旧不肯回家,然泉州老母垂暮、盼归,黄宜人只好带着女儿一家回去。

08    醉心著述       
博览群书

        李卓吾到麻城后,为了让民众被禁锢的思想重新得到启发,他博览群书,寒不停,暑不辍,夜不休。为了远离喧嚣,他直接将铺盖搬到了芝佛院中,在此著书论述。

        再说黄宜人回老家后,一直因李卓吾没有儿子之事耿耿于怀,于是便去李卓吾的弟弟家过继一个儿子,名叫贵儿。她担心李卓吾一个人在外照顾不好自己,便吩咐贵儿夫妇来麻城照顾李卓吾。李卓吾虽然不赞同妻子过继儿子,但也知道妻子是好意。贵儿夫妇尽心尽力照顾李卓吾的饮食起居,李卓吾觉得贵儿乖巧勤快,真心把贵儿当自己儿子。

        一年的光景在或快或慢的感知中悄然而逝。

        妻子黄宜人年轻时太过操劳,身体累垮了,现如今身体每况愈下。她对女婿说:“近来老感觉头眼昏花,恐是时日无多。这一去,我只担心你岳父,他年老体衰,又不会照顾自己,如何是好?”

        女婿庄纯甫回道:“岳母放心,有贵哥儿夫妇伺候呢!”

        黄宜人说:“虽如此,我儿还是走一趟,劝劝你岳父,让他还乡吧。”

        女婿打点好行李,辞别岳母和妻儿,前往麻城。庄纯甫想不到,这竟是和岳母最后一次见面。

        ……

        “有人落水了!有人落水了!”

        李卓吾随着众人来到湖边,看到大家围着被捞上来的贵儿,他上前探了探鼻息,已没了气息。李卓吾眼前一黑,险些栽到湖里。李卓吾内心十分悲愤,仰天长啸:“苍天啊!难道我这一生注定与儿子无缘吗?”李卓吾怎么也想不通,从小生活在河边的贵儿怎么会掉入湖里淹死呢?

        女婿庄纯甫到的时看到岳父哀痛,才知是贵儿殁了,这厢正忙着办丧事,老家就遣人来报:李贽之妻黄氏亡故!李卓吾听到这个消息差点崩溃,吩咐女婿:“儿啊,你回去为你岳母办丧葬吧。”

        李卓吾没有回去给妻子奔丧,一是因为要留下来为贵儿办理丧葬;二是他不想回老家为琐事消磨时光,想继续著书论述;三是觉得亏欠妻子,妻子黄宜人嫁与自己便吃了太多苦,以致于未老先衰。

        女婿庄纯甫为岳母黄宜人办理丧葬毕,考虑到岳父年老又无人伺候,便来伺候他,时常催促他回老家。

        一日,因为天气热,李卓吾头皮发痒,不断用手挠头,感觉很不卫生,后来看到仆人剃了光头,觉得甚好,便萌生了剃头的想法:把头发剃了,不用每天洗头梳头浪费时间,也让女儿女婿认为自己断了红尘,不给他们添麻烦。

        庄纯甫看到岳父顶着光头站在面前十分震惊,李卓吾趁机把女婿打发回去。

        儿媳来看望李卓吾,看到阿翁剃了头发大吃一惊。李卓吾倒是不以为意,说:“儿啊,贵儿已故,你年纪尚轻,可有考虑再婚?我有一弟子,人品谈吐不俗,且还未婚配,年龄和你相当,是位不错的男子。”

        儿媳双膝跪地,说道:“阿翁,儿媳自知您是为我好,可这不符规矩礼制。”

        “你叫我一声阿翁,我便该为你的幸福着想。儿啊,难道你为了守规守礼,白白蹉跎年华,如此孤苦一生?”李卓吾问。

        女子向来地位低,贵儿故去后,儿媳虽日子孤苦,却从不敢憧憬自己的生活,如今阿翁能为自己着想,儿媳自是感激涕零。最后由李卓吾保媒,儿媳再婚。夫妻俩感念李卓吾恩德,常来探望。

        李卓吾落发的事很快传得人尽皆知,朋友便来信问他:“卓吾兄果真落发为僧么?”

        他回信说:“决心剃掉头发,一来长发太热,每天洗头梳头浪费时间,故我剃发以省时省力;二来是家人时常不远千里来劝我回乡,故我剃发以示不归,家中俗事亦决定不理;三来世间无见识的人多视我为另类,那我就当个异类。这些因素加在一起,才下定决心剃发,并不是我的本心。而且我年岁大了,已经没有多少日子可活了,哪里有时间去管别人如何看我呢?”

        李卓吾在麻城著书立说,传播自己的思想。他的思想和观点散播开来后,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讲学时,前来听的人有数千人,其中还有不少妇女。

09  《焚书》入世

        李卓吾为官20多年,目睹了吏治的腐败和黑暗,他把这一切归咎于把持朝政、混迹官场的道学官僚,因之对这伙顽固派深恶痛绝,对他们展开了无情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

        李卓吾见身边的人狂热鼓吹盲目尊孔的迷信思想。遂问门下弟子:“你们觉得孔子是怎样的人?”

        弟子们说:“孔子是扶天纲,立地纪的大圣人,自古以来,儒家思想是治天下之大经大法,如今程朱理学也纳入治世之道。” 

        李卓吾叹息:“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各诸侯国君不朝奉周天子,孔子的儒家思想就是助周天子治世的。后来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得到汉武帝推行,儒家思想逐渐变味,成了统治者驭人之术。再到宋朝’程朱理学’推行,儒家思想改头换面,成了统治者和官僚世家禁锢民众思想的枷锁。现如今,愈演愈烈,儒家思想成了贵族世家愚弄世人、钳制人们的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弊端越来越多,禁锢了民众思想社会如何发展?国泰民安、富国强兵才是发展的关键。”

        门下弟子说:“儒学官僚都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李卓吾幽默地说:“怪不得羲皇以前的人,白天还得点着纸烛走路!”

        儒学官僚耿定向宣称:“孔子是圣人当中的至圣先贤,凡事不可不依仿,不能不依仿,不容不依仿。”

      李卓吾针锋相对地反驳说:“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要是一切都得效法孔子,那么千古以前无孔子,人们不就一事无成,做不得人了吗?办事必引经据典,每走一步都要沿着孔子的脚步,就好像捧着旧墨斗,抱着先贤的规矩,要把方的柄安放到圆的洞眼里,真是愚蠢得可笑。时代变了,不能拿孔子过去的说教作为今日衡量是非的准则。如果是非都一定要与圣人相符,那么圣人既已有是非了,我们还要做些什么呢?”

        李卓吾公开指出:“《论语》和《孟子》是孔门弟子记忆师说、残缺不全的笔记,这些都不足为据,更不可奉为万世之至论。”

        儒学的卫道士们反驳:“一派胡言,这是对孔圣人的亵渎,对儒家思想的亵渎,所书所论简直是异端邪说。”

        李卓吾抨击:“尔等伪儒学者,口里背诵章句,心里想着高官厚禄,平日里只知打拱作揖,遇到事情则面面相觑,皆是迂腐无才能又无学识的蠢人。”

        李卓吾无视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公然倡言:“人有男女之分,而见识高低则没有男女之别。男女皆平等,什么夫为妻纲,女子无才便是德等都是禁锢女子思想的枷锁。天下无一人不生知,无一物不生知,亦无一刻不生知,即在生知上,人人平等,人人生知,人人是佛,人皆可以为圣。”

      弟子们开始听讲无法理解,仔细思索又觉得颇有道理,赞道:“先生高见!”

        “统治阶级把人民因受压迫,铤而走险,起来反抗说成大逆不道。我认为人民的反抗斗争是贪暴的统治者逼出来的。政治的腐败使豪杰抱不平之恨,英雄怀罔措之戚,直驱之为盗也。我认为,民反,是因为官逼民反。”李卓吾高声讲述。

        外面的民众听到后高呼:“中!懂百姓之疾苦,神人也!”

        “董仲舒宣扬: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我以为人必有私,自私是人的天性,势利之心是秉赋之自然。程朱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我认为这是压抑人性,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李卓吾谈论。

        李卓吾将自己的观点著成书,他的著作和言论无情地针砭了当世儒学家的膏盲適疾,是他们所不能容忍的,必定会被焚弃,所以取名《焚书》。

      《焚书》果然被视作异端邪说,并遭到焚毁,而且是屡刻屡焚。这些都在李卓吾的预料之中,他说:“我欲开先河,破混茫,革故鼎新,谱写序章!”

  10  《藏书》问尘 

        “敢为天下先的人,或许会背上几百年或几千年的骂名。”李卓吾说:“比如秦始皇两千年来一直遭人唾骂。那些依照秦治治理国家的帝王们,也鲜有对其功过是非作出客观评价的。而我认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他是一统华夏的圣君。秦始皇废分封,立郡县,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时间的混战局面实现了国家统一,是一位对中国历史作出过重要贡献的皇帝。不过他没有让国家修生养息就增重百姓赋税,大兴土木的做法过于急切。”

        弟子们听后陷入沉思,良久说道:“是极!”

        “再比如曹操,他的功绩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反而背上了逆贼奸臣的千古骂名。其实曹操是知人善任,爱惜人才的真英雄。”李卓吾接着说道。

        弟子们道:“先生所言甚是!都说曹操是奸雄是枭雄,但他确实十分爱才,仅从他对关羽的态度来看就知道。”

        “还有武则天,因为是女子统治天下,大家都忽略了她的功绩,但我们不可否认,她是有作为的女政治家,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断的圣后。”

        弟子道:“对于武则天,历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忽视她做的贡献。”

      李卓吾说:“寡妇再嫁是值得赞扬的,有打破世俗勇气,追求幸福的胆量,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思想。程朱理学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是让人套上思想枷锁,我是不同意这样的观念的,我倒觉得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相爱是善择佳偶,合乎自然之性。男子三妻四妾,美丽的女子一个接一个纳进屋。女子丧偶如若再嫁,会被贴上’淫奔’’失身’等标签。为了控制女子精神,用女戒、女则、三从四德来规范女子言行,还倡言女子无才便是德,甚至为了让她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要求她们缠足,给她们筑了一层又一层桎梏的壁垒,让她们无法从樊笼中挣脱。”

        弟子们听后深思起来。

        “从历代王朝的盛衰兴亡的历史演变,我们看到了社会历史强弱无常势,盛衰无定理。时代在变化,历史在前进。应该治贵适时,而不是墨守成规,因循守旧。”

        弟子道:“先生高见!”

        “我很欣赏政治改革家张居正,他是宰相之杰。史上像张居正这样敢于革新、能够顺应时代潮流、又有所作为的历史人物有很多。例如,管仲进行政治经济改革,促进齐国富强起来;商鞅改革让秦国强大起来;荀卿也是很了不起的改革派人物。”

        李卓吾充分发挥史论的作用,以“与千百人作对敌”的大无畏精神,对历史人物作了重新评价。他自称这是一部“颠倒干万世之是非”的作品,见解“与世不相人”,只能“藏之后世”,因此取名《藏书》。

革旧鼎新
11    身死狱中 

        在那个无比迷信鬼神,崇尚皇权的封建社会,李卓吾站出来,反对封建,他批评儒家三纲五常的治国思想,认为富国强兵才是国家发展的关键。

        李卓吾抨击官僚世家,指责统治阶层,批判封建王朝,他走在时代的前端,成了时代的叛逆者,他不融于世,也为世所不容。他革旧鼎新的言论被顽固守旧的道学官僚用来构陷他自己的罪证。

        自汉武帝推行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以来,上至王侯将相,下至乡野秀才,一直沐浴在儒家思想中。李卓吾的惊人之论触怒了儒家的支持者们,张居正辞世后,不管是宵小之辈,还是治世能臣,他们群起而攻之,纷纷对李卓吾进行口诛笔伐,势要将他消灭殆尽。他们中有些人甚至对李卓吾施加政治迫害,向皇上进言:“李贽那狂徒怪诞不经,妖言惑众,说皇上用孔圣人的三纲五常治理国家是误国之举,简直是大逆不道。”

      皇帝听闻有人竟敢指责自己,怒道:“大胆狂徒,倡言乱道,惑世诬民,速速捉拿归案。”遂亲颁圣旨,命武吏把李卓吾严拿治罪,他著的书,无论是已刊未刊,尽搜焚毁,不许留存。

        武吏们去捉拿李卓吾时,看到的是眉须皆白且卧病在床的老翁,于是找了几块木板,直接将他抬进大狱里去。这时李贽已是76岁高龄,他拖着孱弱的身躯,在逼仄的狱室里坐着,锥心泣血,思绪万千。

        李卓吾从自己著书论述时就想到会被捕入狱,他也早就做好了准备,可他没有料到,他的朋友和追随者被牵连。落难狱中一个月,李贽陆续写下《系中八绝》。

      他知道上至皇帝下至官僚都不会放过自己,所以抓紧时间著述。当他写完《九正易因》最后一个字,旋即明白:自己不甘心就这样死去是因为这部著作还未完成。周文王的易经、孔子的易传,彼后人穿凿附会道不成文理,如此这般,何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在,书稿终于完成,他此生了无遗憾。

      李卓吾在狱中病势加重,有旦暮辞世之感,想到:留着这副残躯等死,恐会等出祸来,牵连到更多朋友和弟子,不如早日赴死。于是草拟了《遗言》对后事做了安排。

        李卓吾写了一封遗书:

        春来多病痛,感觉自己就快油尽灯枯了,庆幸能写下这个遗言,落在好朋友的手里,这是最难的事,也是我最幸运的事。我死后,马上选择城外的高坡,朝南挖一个坑,长一丈,宽五尺,深到六尺就可以了。再在这个坑中挖二尺五寸深土,长不超过六尺半,宽不超过二尺五寸,用五张芦席在下面填平,用来安放我的身体。入坑前,把我的身体放在板子上,用我当时穿的衣服就可以了,不要再换新的衣服,但脸上要加一个遮盖的东西,头照旧放在枕上,用白布中单把我的全身盖住,再用裹脚布成廿字状缠在上面,派得力的四个人平着扶出,等到五更初开门的时候轻轻地抬出去,到了坟墓,就可把我的身体放在芦席之上,板子再抬回去还给主人。放好我的身体后,上面加二三十根椽子横搁在我的身体上。搁好了,仍用芦席五张铺在橼子上,再放进原来挖出的土,捣土使它结实、平整,又加上一点浮土,使别人一看就可以知道这里放了我李卓吾的身体。周围栽上树木,在坟墓前立一块石碑,上面写明是“李卓吾先生之墓”。字要四尺大,可请焦竑来写。死后不需要亲人看守。

        他请狱卒帮忙把遗书交给马经纶,遂持剃须刀自割咽喉而死。

12    功德圆满

        李卓吾身死,太初始祖驾雾而来,接走了他的魂魄。混沌元君醒来,前世今生的记忆涌现,知道李卓吾是自己的凡体。

        太初始祖一招手,将出现的功绩簿递给鸿钧老祖,道:“混沌元君功德圆满,这个你且收着。”

        鸿钧老祖接过来,只见上面显现:

        在思想上,李卓吾以孔孟传统儒学的“异端”而自居,对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重农抑商、假道学、社会腐败、贪官污吏,大加痛斥批判,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

        在政治上,李卓吾贬斥程朱理学为伪儒学,提出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揭露假道学和卫道士的丑恶面目,指出他们都是伪君子;提出了“至道无为、至治无声、至教无言”的政治理想;提出“天之立君,本以为民”的主张。

      在经济上,李卓吾扬商贾功利,倡导功利价值,指出理财的重要性,强调“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提倡务农讲武,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

      在文化方面,文学上提出“童心说”,主张创作要“绝假还真”,抒发己见;认识论上,从理本论转化到心本论;历史观上,反对历史保守主义主张“与世推移”的历史发展观。

      在社会层面上,李卓吾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提出人类平等;倡导婚姻自由;反对歧视妇女。

        鸿钧老祖点头笑道:“混沌元君,这功德簿你来取个名字吧。”

      “凡人的一生,对我来说不过浮生一梦,不如就叫浮生卷。”混沌元君道。

        浮生卷三个字便金光乍现。

        “浮生卷,好!好!”太初始祖连连赞道。

        鸿钧老祖一挥广袖,将浮生卷收在鸿蒙熔炉中,笑道:“我不用守鸿蒙熔炉了,始祖,元君,要不要来下棋?”

        “你和元君下棋吧,我还是喜欢游历三界。”太初始祖说完腾云而去。

        鸿钧老祖拿出棋盘,和混沌元君下棋。一盘棋下来,人间早已沧海桑田,混沌元君看着神州大陆的地方微微一笑,那里,终于朝着他期待的方向发展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539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911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337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723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795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762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742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508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954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24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404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104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36评论 3 32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35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557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37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292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