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说道两个人的情谊最好的,莫过于刎颈之交了,同生共死,断颈砍头而无悔。
历史记载中最早的刎颈之交,是廉颇和蔺相如,当初两人同事赵国,廉颇为蔺相如宽广胸怀而感动,负荆请罪,誓要与蔺相如结为刎颈之交,齐心协力辅佐赵国。
然而,并非所有的刎颈之交,都有好下场,都说患难见真情,秦末汉初的战争中,张耳、陈余这两个素来被人看作贤良的人,却由刎颈之交转而生死相向。
刎颈之交的创业期
张耳、陈余,两人都是战国时魏国都城大梁人,即今之开封附近,两人在大梁都有着“贤者”的好名声,又都靠着贤者的名声,娶了当地的富家女。
陈余比张耳年少,陈余把张耳当作长辈一般侍奉,两人经常在一起,感情颇好,结为刎颈之交,言要齐生死,断颈无悔!
秦朝攻破魏国,听说了张耳陈余为魏国之名士,悬赏捉拿两人,抓住张耳的奖励千金,抓住陈余的奖励五百金,两人变更姓名一同逃亡而去。
陈涉反秦,张耳陈余来见陈涉,陈涉和身边的将领生平素闻两人之贤,只是听到他们要来,便无比高兴,可见一斑,张耳陈余的声望,在当时确实很高,流传很广。
两人在陈涉处被封为左右校尉,而武臣为将军,北略赵地。
两人在武臣手下,攻城略地,打下十余城。曾经张耳劝陈涉立六国之后人,被拒绝,又听闻陈涉听信谗言诛杀军事将领,加之恨当初不封自己为将军,便劝武臣立为了赵王,陈余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
曾经赵王被燕军捉去,要挟分赵国的土地,因为忌惮张耳、陈余的“贤者”名声,担心此后的报复而又放了赵王。
大难临头各自保命
赵国被章邯攻破,作为丞相的张耳和赵王歇退保巨鹿城,而身为大将军的陈余则收常山兵,得数万人,屯扎在巨鹿城北。
秦军急攻巨鹿,张耳数次派人去让陈余发兵救援,然而陈余却觉得自己兵少,不敢向前。
张耳心怨陈余不来救援,派张黶、陈泽去陈余处说道:
“始吾与公为刎颈交,今王与耳旦暮且死,而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救,安在其相为死!苟必信,胡不赴秦军俱死?且有十一二相全。”
说曾经我们是刎颈之交,而现在我眼看着就要身死,你拥兵数万却不来救我,又谈哪门子的生死相交!如果按当初的约定同生共死,为何不一起去和秦军决战赴死!就算和秦军决战,还能活下来十之一二呢!
张耳说陈余不讲信用且又胆小畏惧,言辞已经是相当严厉了。
陈余解释说,我不是怕死,是留着命等你们死了后我给你们报仇啊!
两个使者也在旁边撺掇,说现在情况已经很紧急了,只有大家一起去和秦军决战俱死,才能算是守信,还管什么身后事!
陈余见说不过两人,再说自己就成了背信弃义之人了,便派给张黶、陈泽五千人马试探秦军,结果两人带着五千人被秦军给杀了个片甲不留。
等到项羽解了巨鹿之围,张耳见到陈余后,先是责问为何不来相救,后问起张黶、陈泽,陈余如实以告,张耳却始终不信,认定是陈余私下里把两人给杀掉了。
陈余被张耳问得急了,说实在不行这大将军我不干了!说完便解下了将军的印绶,推到张耳面前,自己起身上厕所去了。
张耳没想到陈余来这样一出,本来还挺错愕,不接受陈余的辞呈,手下有人对张耳说:
“臣闻‘天与不取,反受其咎’。今陈将军与君印,君不受,反天不祥,急取之!”
张耳一想也对,便佩戴了陈余的大将军印,收其兵权。
陈余上完厕所回来后,发现张耳真的不还自己将军印绶了,一怒之下,带着自己手下亲信数百人去过捕鱼狩猎的日子去了。
恨之入骨,生死相向
张耳跟随项羽入关,被项羽封为常山王,念及陈余也有功于赵和素来贤明,只是封了南皮三县。
陈余怨愤,说自己和张耳的功劳一样大,为何张耳为王,自己却是侯!又怨项羽不公。
齐王田荣叛楚,陈余向田荣借兵,并发自己所有兵马,前去攻打张耳,结果张耳战败,逃往了刘邦军中。而陈余则收复赵国。
汉之二年,楚汉相争,刘邦想要拉拢赵国,而此时主事赵国的陈余却回复说,只要你杀了张耳,我就跟你一起进攻楚国。
刘邦找了个和张耳长得像的人斩了,把头送给了陈余,陈余这才发兵助汉。等到刘邦败于彭城,陈余见汉军败,又越发觉得张耳并没有死,便再一次地叛了刘邦。
汉之三年,韩信攻破魏地,又和张耳一起败赵军于井陉,陈余军破身死,被斩于泜水之上,汉立张耳为赵王,至此,两人的争斗,以陈余身死而告终。
张耳、陈余,两人皆以贤名立世,曾经共患难,共同打江山,然而等到封王封侯之后,所顾及的,再也不是当年的生死与共。
两人为了争权夺利,生死相向,由原来的刎颈之交,走向了恨之入骨,遥想当年的情谊是多么得真诚,等到反目成仇,又是多么憎恨对方,这之间的态度变化,不由不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