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开了个《豆角禅》的鸟窝,之所以选择这个窝,灵感来自于前几周的早报。被迪奇的开篇感受,以及她搜索老师的微博,出来的一大堆生活禅给震撼了。于是重新拜读了那一周的所有早报内容,还有咱们鸟窝资料站里有关这篇文章的所有内容。多途径搜集了很多可以展开思考和讨论的点,但是回到原文,发现文章里更多的是在连接作物,连接大自然。
鸟窝里有两个渡渡,6个吱吱。在备稿时,设计了很多种可能。如果单从文章生发,可能达不到早报里的深度。如果往深度上引,比如亲子关系冲突,人际关系冲突,如何去转念,如何去平复。自己能力不够,转得不成功,就显得生拉硬扯。最后还是选择从自然连接入手,看鸟窝现场大家的思考和启发,以及吱吱们有可能的补位,来往关系冲突方面引导,吹起这股妈妈风。
鸟窝结束后,自我感觉很差,浓度不够。但大家的反馈很好,开始重新去注意身边平凡的小事,去提炼生活的意义。后续的互动,也都非常自然,大家的写作马拉松也能完成。情景想象,是我所有导航的鸟窝唯一一次大家都沉浸其中。写作马拉松环节,也因为还有十分钟,所以现场请三位小伙伴分享了内容。吱吱伙伴非常给力,补了呼吸禅、睡眠禅、养娃禅,直接把这个鸟窝的深度夯实了。
因为心里一直记挂着鸟窝的“不成功”,于是鸟窝后的走向,变得很有意思。
鸟窝结束后,看着阳光很好,孩子也想邀请小伙伴来家里玩,于是我给自己安排了刷鞋子。以前每次刷鞋子,都刷得很烦躁。一直蹲着,右手刷得酸疼,白鞋子还始终刷不干净,真是又急又气。但是这次刷,没有烦躁,没有闷气,一心一意和脏点干上了,忘记了酸麻,忘记了一切。下午,又给自己安排了房间大扫除。因为上周末去厦门参加一期一会,房间半个月没打扫了。用时两个半小时,又擦又刷,又吸又洗。虽然很累,心情却晴朗。
禅,仿佛一个咒语。在我特别不愿意做的事情上,从脑袋里显形。于是,立马甩开念头,只专注眼前的事。
还有和婆婆的日常相处中,让我觉察到很多。比如,洗好的衣服,我都挂在房间门前的遮阳棚底下晾晒。婆婆每次都把它们转移到楼顶去!去楼顶收衣服,不仅多爬两层楼,还得收衣服,收衣架,收晾衣杆,多了很多动作,显然得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我现在能理解婆婆的想法,她觉得楼顶能晒到太阳,衣服晒了太阳穿起来更卫生更舒服。这是基于老人家多年的认知和感受,这也是老人家和年轻人的现实分歧。于是,收衣服时没有埋怨,没有责怪,就单纯的收衣服,开始修“收衣禅”。
孩子幼儿园老师布置了作业,给家乡景点拍照组图,然后去指定照相馆冲洗、过塑。在接到任务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幼儿园事儿也太多了吧,烦人!一想到禅,立马有了新想法。带孩子去景点逛逛,再顺手拍个照,让孩子见识下难得一见的照相馆冲洗流程。结果真正去的时候,因为照相馆老板下乡去了,我们等了两个多小时,不仅修了“见识禅”,还有“耐热禅”、“耐困禅”、“等候禅”。
所有勾人情绪起伏的事情,因为“禅”,变得温顺伏贴,人与人的关系也柔和流畅了。“禅”,大约是一口仙气吧!吹醒了大脑,吹散了烦躁,吹住了一根针,定在心海里稳稳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