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的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
摘自《非暴力沟通》引言(003、004页)
昨天晚上敏然正在写作业,我在看书,他抬起头说:“妈妈,我的嗓子有点痛”,我“哦”了一声站起来走向壁柜,他又说:“妈妈,我的嗓子很痛!”“知道了”,我说,“我正准备拿*小柴胡颗粒”给你冲呢。”只见他生气的说:“你一点也不关心我,我不喝药”。“我怎么就不关心你了,听到你说嗓子痛马上就来给你取药了”,我也很委屈。
幸亏上周刚学了《非暴力沟通》的第一章(让爱融入生活)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我马上意识到孩子告诉我他头痛是希望我去同理他,感受他不舒服,肯定他写作业有些累了。其实一句安慰的话,摸一下额头或是轻轻的拥抱可能是孩子当时需要的,而我却忽略了这些情感互动的过程,直接奔向了解决问题。
接下来就如此如此实练操作,亡羊补牢,效果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