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读《跃迁》,古典老师在书里说:
我们身边有很多“嚼过的口香糖”信息——在朋友圈,QQ空间,微博等社群里转发的各种内容和信息,书架上各种名人、朋友推荐的书籍,各种二三四手信息不计其数。
知识源头,就像河流的源头一样,是知识发源的地方,是知识刚刚被创造出来的地方。源头的知识浓度和质量极高,有丰富的底层逻辑和基础概念。顺流而下,离源头越远,支流越多,混入的杂质也就越多。当一份知识掺入了太多杂质时,恐怕只能勾兑成鸡汤了。
看到的时候,反思了一下自己,好像看书的一些时间确实是被看公众号文章所占。有时候在一些文章里看到的概念在不同作者和文章会反复出现,但是我也没有追根溯源去找这个概念的出处。有时候上一些微课,其中内容也大同小异,只不过是加了一个貌似是演讲者独创的概念,有可能只是他从某本书里,摘录了一点,换汤不换药地拿出来和我们说。
不够原滋原味
分析解读,是别人的知识,只有自己理解一遍才是自己的。有些书可以去听解读,看解析,但是有些书需要自己一点点读。就像如果你想去一个地方,无论多少个人和你说,那个地方景有多美,给你看多少关于那个地方的照片,和你真正看到那个地方的感受还是不一样。在没有来秦皇岛之前,我没有见过海,我听过关于海的歌,听过关于海的故事,也看过海的照片,但是当我看到海的那一刻,我还是受到了震撼,觉得自己好渺小,自己的小烦恼就像水滴,见到了大海,就觉得那些都是小事,云淡风轻一般。
会漏重点
而且每个人关注的重点不一样,比如,关于《红楼梦》的解读,鲁迅先生如是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可见每个人从书中获得的知识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读二手资料,有些东西已经被二手资料的作者有意无意地过滤掉了。就比如说,我今天写的文章,如果你不读,你一定不知道古典老师,写这两段是为了表达什么意思。
会出错
而且在转述过程中,有可能会出错,二手作者会误解作者的意图,到我们这里可能一个错上加错的概念了。比如说,有些人读英语原著,获得了一些知识和概念,但是由于语言和文化不同,就会导致他无意识地理解了一个自己认为对的概念,写书评时,写了下来,但是可能作者表达的并不是这个意思。
但是转念一想,嚼别人嚼过的馍,真的一点好处都没有吗?好像也不是,存在两种情况我们需要去嚼别人的馍。一种是馍太硬,我们嚼不动。另一种是我们想换个吃馍的花样。
馍太硬
当有些书很专业,很难,很佶屈聱牙,我们缺乏去分析和思考书内容的能力时,我们可以看别人的解读。比如,我们想去了解明朝历史,可是因为缺少相关知识,也读不懂大部头的史书,就可以去读《明朝那些事儿》或者去看《百家讲坛》对明朝历史的解读。专家有把深入浅出的能力,他们能用生动幽默的语言,给你呈现一个生动的明朝。等对那段时间的历史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可以,再去看更专业的书籍时,难度也会降低。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去搜纪录片或者是讲解历史的视频,甚至是漫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这个过程就像,小时候我们没有牙,需要爸妈给我们把食物捣烂了,我们才能下咽。等我们有了几颗牙,就能吃稍微硬一点的东西。等牙齿长齐了,就没有什么需要忌口的。这种情况下,还有另一个问题,就是每个人对知识理解的方式不一样,比如说虽然都是对一本书的讲解,但是每个老师的讲解方式都各不相同,我们会喜欢一些老师的讲解方式,也更容易消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应该去探索自己喜欢什么样的方式,然后去找对应的解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
想换花样
有些书,我们读的过程中,可能希望看看别人的理解,换个花样去看这本书。读书会一直在读论语,我们的书都附有不同的版本的解释。毕竟已经没有办法去对证孔子老人家是怎么想的,只能看不同的解说,试着去分析他的话可能想表达的意思。读完以后,我们也会交流彼此的理解。这个过程就像是给水果榨汁,虽然我们可以吃苹果,但是偶尔我们也想尝尝苹果汁的味道。
【后记】
看到那段文字的瞬间,自己很是愧疚,因为自己写书评的过程就是一个加工一手甚至二手信息的过程,在把自己嚼过的馍给你吃,想想都觉得有点恶心。但是后来转念一想,我的目的不在于恶作剧,我写东西是在帮助我消化自己获得的知识和经历。是不是能给别人启发,就不在我考虑的范围内了。于是,我又开始心安理得地加工信息,但是以后我会更加警惕别人的二手信息,如果有说明,我一定会去追根溯源看一手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