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厌烦写作,教师授课艰难”,寻旺二中也曾面临着这样的难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中关于“跨学科学习”的内容给了我们灵感,能否借助跨学科写作来解决这个难题?
一、跨什么——跨学科写作的定位与目标
寻旺二中是贵港市初中科技科普学校的教育基地,是AI双师编程教学实践共同体项目实验学校;是桂平市唯一拥有中学科技馆的学校,也是贵港地区仅有的两间拥有中学科技馆的学校之一;2018年起学校每年举办科技运动会,近年来组织学生参加自治区级、市级、县级科技创新发明比赛屡获佳绩。学校语文组充分挖掘本校的“科技”资源,寻找其与写作教学的契合点,开展“语文+科技”、主题为“我为寻二科技添光彩”的跨学科写作教学实践,引导学生运用科技知识、技能、思维来创作主题文本,旨在在鲜活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真实的生活,探究生活的意义,激发写作的兴趣,提升写作素养。
二、怎么跨——跨学科写作的实施路径
“语文+科技”跨学科写作贯穿初中三年,结合教材写作要求,三个年级的任务如下:七年级,科技让我成长;八年级,我为寻二科技代言;九年级,科技让生活更美好。每学期不少于6课时的教学,观察、积累任务贯穿于日常学习。
1. 七年级:科技实践积素材,真情实感展文采
七年级聚焦记叙文写作。课标要求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写作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我们的跨学科写作教学引导学生把科技实践作为观察、感受、思考、表达的对象。
如七年级第一单元的写作要求是《热爱生活,学会观察》。组织七年级学生参观科技馆。参观之前,明确观察要求。 ……完成写作实践写下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点。
我校七年级起开设科技校本课程,包括 学生学习课程内容、参加动手实践是真实的写作情境。如在“缓体降落”课程中,科学教师指导学生调整缓体降落材质(如对比无纺布、丝绸的降落效果)、改变重物配重(如尝试塑料块、木质块的落地稳定性)、优化悬挂结构(如测试单点悬挂与多点悬挂的平衡度),让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心理会发生变化。可作为第二单元作文“那一次,我真_____”的素材,学生在作文还能具体写了自己动手的过程,作文的内容丰富充实。
七年级的语文科教学内容有关于联想和想象的,学生在校本科技课程中学到的关于…………知识就是合理想象的基础,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我们布置学生的写作任务是想象作文《十年后的我》,要求写十年后自己从是与校本科技课程相关的工作。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关于“科技之光”的活动探究,“表达与呈现”任务中更是可以通过学生将已有的科技知识运用于科幻故事的创作中。
2.
八年级的写作文体涉及说明文。“我为寻二科技代言”主题写作活动紧贴课标“写得明白清楚”的要求,教材“抓住特征、按一定顺序”的要求。
如让学生为本校科技发明获奖作品写推荐语,写说明书等,以本校陈家伟同学科技创新获奖作品《防风晾衣架》为例。要求学生参照教材“产品介绍”小练笔范式写作品的推荐语和说明书。引导学生观察作品外形,对作品制作过程、优点、用途,特征等都有了全方位的了解,结合教材《中国石拱桥》“总—分—总”结构与《苏州园林》“抓特征分点说明”的范式,指导学生展开撰写产品的推荐语与说明书。通过这种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抓核心特征、用数据支撑”的基础说明能力,学会用简洁语言概括产品优势。
再如设置真实情境,让学生化身讲解员,撰写讲解文稿。以介绍本校科技馆为例。组织学生到科技馆,带着任务进行深入了解、观察积累。学生分小组撰写各个区域的讲解文稿,比如科技创客厅的功能介绍、各种仪器的功能介绍、学生作品介绍、科技运动会竞赛项目介绍,在讲解文稿中,建构说明语言的有序性、准确性、生动性。
3.
九年级学生接触议论文。教材要求“观点鲜明、论证严密”。
给班上的“科技之星”写颁奖词以“我看科技课程学习”为题,给七年级的同学写一封信,阐述对科技课程的看法。以“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为话题,开展一场辩论赛。
三、跨得怎样——跨学科写作的多元化评价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