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我有点想写写小故事。但是呢,我又写不来。我纠结了好久,打算还是从我习惯的冥想小文开始写作。于是,我就开始写忘尘道长的小徒弟了。这次想有所不同,掺杂点爱情的元素,想拿出一个好点的作品来。
就像所有的大咖们所说的,你越想写好,你就越写不好。我才写了没多少,就卡住了不说。对前面的文字也不是太满意,又想着要修改一下。我相信很多小白都会和我一样,犯这样的错误。
冯唐有九个字的箴言: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他说,写作时,把你对灵感的期待,质量的要求,结果的预期统统都忘掉。允许自己写出世上最烂的垃圾的自由。如果每次一坐下,你就准备写出一篇绝妙好文的话,等待你的只有巨大的失望。对这种失望的空间,会让你更加没有勇气动笔。
很多人写作时,脑子里经常会有跳出两个小人儿,一个感性、热情和自信(这个想法真不错,我真是个天才!),另一个理性、冷静和挑剔(这东西太垃圾了)。我们把前者称为:创作者,后者称为:审判者。前者一般出现在你思路流畅的时刻,觉得自己文思如泉涌,迫不及待地要写作的时候。突然你被打断了,审判者出现了,为了重新整理思路,你重读了刚才句子和段落,发现需要进行修改一下,然后就犯了所有新手的常见错误--中途停下,回头修改。
接下来的时间里,你修修补补,发现了许多问题,越来越不满意。最后你这次的写作无法两个结果:
第一种,你觉得这篇文章没什么可写的,或者以你现在的水平,根本写不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就像我已经搁置的那个冥想小文,我已经觉得自己写不出了。
第二种,你终于满意了,想要往后写了。但是你的写作激情早就被你刚才来回打磨消耗一空,现在只觉得头脑短路,转不动了。
就像鹏哥以前教我们写作时说的,给自己一个限定的时间,5-20分钟,自由的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然后到点后再进行整理。道理是一样的。就是要放任自己思想的疆马肆意奔腾,把它如实的记录下来即可。至于是否符合主题要求,是否符合你自己的审美,那是后面修改的事情了。无论如何,先要写出来,才能有修改的空间。
所以,我打算再自己沉淀一下,到时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文章写出来再说。不要才写几天的文字,就有了偶像包袱。写好不容易,写坏不难。大家就等着看我的“坏”文章吧。
今天的分享就先到这里,还请大家多指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