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到的总是好的

去年看了张爱玲的一本书,书名是《红玫瑰与白玫瑰》。具体情节不大记得了,只脑海里约摸记着有句话,大意是:红玫瑰与白玫瑰象征着两种人,若得到红玫瑰后,白玫瑰就成了心上的白月光,念念不忘;而得到白玫瑰后,红玫瑰就成了手心的朱砂痣,不可磨灭。

言而简之,不过是说人的劣根性:得不到的总是好的。

这种人性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从小便有。我记得小时候,邻居家的小儿子来我家玩儿,嬉笑打闹后有些累了,就坐在门前桂花树下乘凉。

过了一会儿,他从口袋里掏出两颗糖,分给我一块,我拿在手上,心里极为愉悦。当我们一起吃糖时,我看着两颗一样香甜可口的糖。也不知为何,他的糖在我眼里像是镀了一层金光似的,总感觉比我的好些。

于是我制止了他即将送入口中的糖,强行换过来,他虽是不解,却还是依着我了。而后吃到嘴里时,再看两块糖,发现并没什么不同。要说实在有不一样的,就是我觉得他的糖还是比我的好。

现在回想起来,我那时好吃的过分了,也有些不知好歹。别人给你东西,给了是情分,不给是本分。哪能让你挑三拣四,嫌这嫌那。况且自己都有了东西,还觊觎别人手里的,委实贪心。

说起来,在大人眼里,小孩子这种行为就是不懂事罢了。也不往深处想,总归是顺着孩子。久而久之,越长越大,这种行为根深蒂固。往小了说对物这样,往大了说对人如此。来来往往之间,岂是一杯后悔药可解的。

拥有的都是侥幸,失去的都是注定。人生短短几十年,总在挣扎着求取不可得,为何不珍惜此刻拥有的呢?人心呐,总归是贪得无厌!

佛家有云,人生三苦:求不得、爱别离、怨憎恨。求不得放于首位,足可见其分量之重。佛家讲求前世今生,因缘结果,凡事莫强求。于是不妨大大方方说一句:随缘。

是你的总会是你的,不是你的也别强求。

得不到的总是好的,其实就是一种心理作用,是你从心里认为自己得到的不如别人。但物究竟如何,谁能分辨呢?珍惜拥有的一切。

拥有的都是侥幸,失去的都是注定。珍惜得到的,争取可得的。

世间万物,得失好坏,皆由心性而定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里稚九初,愿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You Raise Me Up When I am down 当我失意低落之时 and, oh my soul, ...
    郑书发阅读 225评论 0 0
  • 人绝大部分都是双性恋,不像宝玉只觉那世间男子全是浑浊之气,我们时常被美丽的人吸引,没有时空的界限,甚至跨越性别。 ...
    sailstefanie阅读 773评论 1 2
  • 《意大利读画记》 “这本书像一本‘艳遇’的日记”,冯骥才先生这样形容自己2017年第一部作品。我们都想知道他的“艳...
    这个人好奇怪阅读 325评论 0 2
  • 冒泡排序 概念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
    丶Destinyxl阅读 748评论 0 2